当前位置: 首页>降糖太快,反受其害——点评一例老年糖尿病治疗
患者男,80岁,冠心病17年,11年前曾发生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10年前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年前被诊为慢性心衰(心功能Ⅱ级)。2型糖尿病13年,先后服用磺脲类、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近3年联合胰岛素治疗,具体用药情况、症状及检查结果如表所示。患者入院1周血糖降至正常出院,数日后于清晨睡眠中死亡,当时血糖水平不详,疑为心源性猝死。
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王智明主任点评:要想战胜2型糖尿病,降糖达标,长期的血糖控制是硬道理!国外同仁组织了控制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研究,以期回答是否强化血糖控制对预防大血管病的肯定益处,是否越快达标越接近正常为好?2008年,以上试验结果陆续揭晓。强化降糖非但未能减少心血管疾病(CVD)事件,反而明显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本文这一病例也出现了死亡!强化降糖缘何增加病死率?经国际糖尿病、内分泌和心脏病学界已对上述试验认证分析,认为可能与对一群极高危的患者采取了不恰当的过于激进的治疗策略有关。近期多项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对已存在大血管病变者严格、过快降糖均不能得到好的结果,可见降糖太快,反受其害!
我曾经多次撰文强调降糖达标需要以人为本,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尤其需要把握"力度",平衡获益与风险。我的做法就是对于老年糖尿病要分析其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能力和组织脏器功能。根据胰岛β细胞功能和脏器功能,临床可将老年糖尿病大致分为4种:①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能力好(自身分泌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组织脏器功能大致正常;②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能力尚好(自身分泌胰岛素水平不低),已有脏器功能异常;③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长期糖尿病患者),组织脏器功能大致正常;④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长期糖尿病患者),已有脏器功能异常。针对上述不同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高龄、晚期高度进展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激进强化降糖,期盼短期内"出奇迹"不现实,风险大。特别注意对于上述根据胰岛β细胞功能和脏器功能分类中的第4种类型老年患者(特别是80岁以上者),控制血糖的目的主要是不发生高血糖毒害、不加重脏器功能损害及不增加死亡风险。所以糖尿病防治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有整体概念,必须因人因病施治。
咨询电话:15952260115
门诊时间:周二、六上午,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