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夏季来了,如何预防脑中风

阅读数(3290次)

夏季来了,如何预防脑中风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2年6月18日
随着气温的日趋升高,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尤其是原本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由于不能适应夏日的高温,很容易导致中风等脑血管病的发生徐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孙菊光介绍,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在炎热的夏天要提高警惕预防脑中风。
缺血性、出血性脑中风介绍
孙菊光主任介绍,脑血管疾病可以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大类。
缺血性脑血管病或是因高血压引起的血管闭塞;或是因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引起的病变,使局部形成血栓、或栓塞等。这些情况都可以造成脑组织缺血坏死,终引起肢体无力偏瘫、失语、眩晕、严重致昏迷不醒等等。
出血性脑血管病大多数由高血压(当然也可由其他一些原因)引起,长期过高的血压,使小血管损坏,生成微小动脉瘤,在血压急剧波动时就容易破裂,引起脑出血。脑出血是比较凶险的一类疾病,常常致人于死地。
孙菊光主任说,有研究显示,人们在夏天更容易罹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原因是夏天天气较热,出汗较多、自己难于觉察的失水量增加,身体更容易陷于轻度脱水状态,这时血液容量减少,血流减慢,血液也更趋粘稠。高温天气,血压波动大,普遍使用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特别容易引发脑内血管剧烈收缩,高温使情绪波动大也可能诱发脑出血。
夏季防中风严控基础病
夏季防中风,就要针对各种诱因进行预防。
孙菊光主任说,首先要严格控制各种基础疾病,尤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脏病等。这一类任务必须打持久战,尽管费力费时,但好处多多,由于它们能清除产生各种脑血管疾病的土壤,因此是预防各种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大法,不可稍有懈怠。其次要勤于监测血压,调整药物,避免血压的大幅波动。保持良好平和心态。其三,避免各种失水的情况出现,比如避免大汗、腹泻,必要时及时补充水分。其四,室内空调不要打的过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勤开窗通气;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包括戒烟、少酒,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使身体潜力不透支。其五,为防止“病从口入”,需注意保持肠道清洁,每日进食蒜、姜、葱、醋、含乳酸菌类饮料,可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繁殖;及时饮水补液,绿茶、蜂蜜、牛奶、豆浆、低糖天然果(蔬)汁、骨头蘑菇汤均可适量饮用;饮食上三餐适量,以清淡素食为主。多吃蔬菜瓜果、五谷杂粮。 另外还要加强脑力锻炼的冥想放松、阅读思考,和增强体力的有氧运动,如户外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体操等相结合,老年人还需要做适当的做做呼吸操,每日2-3次,保持大便通畅也非常重要。 
    
相关链接:卒中单元
 卒中单元结合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在强调整体配合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个体化、分阶段、动态性及优化,目的是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在卒中单元里,对于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病人,予以溶栓,对于脑出血昏迷、发热病人,应用醒脑开窍如醒脑静、安宫牛黄丸等皆有良效。卒中单元对卒中病人提倡多学科的密切配合,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它把病人的功能预后以及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临床目标,而不象传统的病房只强调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影像学的改善。
重视未病先防-卒中一级预防
中风为致残率、 复发率都很高的中老年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有烟酒嗜好,加之工作压力大致使中风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中医学非常推崇内经的 “治未病 ”理论 。患者中存在眩晕 头痛 肢体麻木 昏沉嗜睡 性格反常等可能的中风先兆症状时,应积极询问其原因,劝其努力戒除不良的生活嗜好,并积极对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房颤、高脂血症、肥胖病等中风的高危因素 如有高危因素,强调要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立足中医,又善取西医之长,谨防中风的发生。
中风后积极进行二级预防
    国内多家研究单位统计显示,缺血性卒中2年内的复发率高达15%~30%,5年内复发率高达20%~47.7%。因此,积极开展中风的中西医结合的二级预防,防止中风患者再次发生中风对于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家庭负担、降低中风患者的致残致死率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中风的二级预防应是一个包括中西医的、综合的、多方(医生、患者、家属及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的过程。初发中风后对既有的各种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在行为干预的基础上使用各种中西药物,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家人应给与中风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督促其服用药物,协助其进行康复锻炼及运动等,防止中风的再发。
   
   专家名片:
孙菊光,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人民满意医生
孙菊光博士个人网站:http://juguangsun.haodf.com/
1987年7月毕业于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在北京301医院进修神经内科,多次参加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微创钻颅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学习班、神经内科、大内科高级研修班。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神经内科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头痛、眩晕症、脱髓鞘病、周围神经病、痴呆等取得较好的疗效,对神经内科疑难病诊疗及急危重症抢救具有独到一面。已开展微创钻颅术治疗脑出血、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超早期溶栓术治疗脑梗塞等。参加省部级科研课目6项,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四全天,周六上午;
咨询电话: 83909601、83902182(马传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