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泳:穴贴可提高免疫力,减少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就医故事
23岁的小刘是一名刚刚迈入职场的新人。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他,经常喷嚏连连、清涕直流。尤其到换季时,小刘鼻塞情况加重,不得不长期张口呼吸,继而出现了精神萎靡、头疼的症状。小刘苦不堪言。
去年,鼻炎再次发作的小刘,在同事的介绍下走进徐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寻求治疗。徐泳主任在详细了解了其病史后,决定先采取药物治疗配合局部雾化的综合疗法来缓解症状。病情控制后,徐主任建议他在三伏天、三九天时采用穴位贴敷的治疗手段,来提高抵抗力,减少鼻炎发作。
去年入伏,小刘接受了次穴贴。医生将中药药膏贴敷在其背部的相应穴位,20分钟后取下药膏。当天,小刘就觉得鼻塞、打喷嚏的症状减轻了许多,呼吸比较通畅。在中伏和末伏,小刘分别接受了3次穴贴。穴贴后,小刘鼻塞、打喷嚏的症状基本消失,人也精神多了,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同年三九天,小刘又接受了4次穴贴治疗。今年三伏天(初伏的天是7月18日)马上要到了,小刘打算再做几次穴贴,彻底解决鼻塞、打喷嚏的症状。
■专家解析
随着穴贴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患者都开始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然而,仍有不少患者不太清楚穴位贴敷疗法应在何时进行有何禁忌。
徐主任说: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中医对鼻病的治疗是通过整体辨证,从调节脏腑功能,补益肺、脾、肾气入手,使人体对致敏原不敏感,以达到治本的目的。治疗时,应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规范性综合方法,即发作期除辨证内服中药、抗过敏药物治疗外,同时配合超声雾化局部治疗,能较快地缓解症状;缓解期依据中医“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能逐步改善过敏体质,有效地减少各类鼻炎的发作次数,减轻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此外,热性疾病、阴虚火旺、孕妇、皮肤过敏者、有疮、疖、痈等皮肤破损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不宜采用穴贴疗法;遇有发热感冒、咽痛或鼻出血者暂停贴敷。徐泳主任强调,由于穴位敷贴疗法有其特有的适用人群,并不能包治百病,应根据不同的病种、病情选择进行,在疾病发作期应配合药物治疗,做到辨病、辨证综合施治,“对号入座”方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鼻炎的日常护理
中医认为鼻病的发生,内因多与脏腑的功能失调及个体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由外邪侵袭鼻窍所致,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受凉以减少复发。
2、采用正确的擤鼻方法;涕量较多时可采用侧卧位,防止分泌物倒流诱发其它并发症,鼻部症状产生时针对性使用鼻内皮质激素药。
3、坚持冷水洗脸,增强鼻部的御寒能力,注意背部保暖。冬季坚持用热水烫脚,有条件的可以配合中药膏方调理。
4、避免过食生冷、油腻、鱼虾等腥荤之物,可用生黄芪少许代茶饮,常吃大蒜、胡萝卜、大枣、金针菇。常按揉迎香穴,常用淡盐水冲洗鼻腔。
■相关链接
徐州市中医院2012年夏季穴贴时间:
头伏:7月18日—7月19日;中伏:7月28日—29日;末伏:8月7日—8日;末伏加强:8月17日—18日。
■专家名片
徐泳 耳鼻喉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教授 市名中医
任省、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拔尖人才,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临床、科教工作近30年,是该科创始人之一。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跟随全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进修,受益甚深。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各种中耳炎以及口疮、扁平苔癣等疑难病症。所研制的穴位贴敷疗法能有效地控制各类鼻炎的复发而达到根治目的,辨证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声频共振治疗耳鸣耳聋、分泌性中耳炎等,使众多患者摆脱病痛,对复发性口疮、扁平苔癣等疑难病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
先后研制多种剂型中成药用于临床,其中研制的清咽Ⅰ号、Ⅱ号治疗慢性咽喉炎及其它系列袋泡剂为省内首创,。先后主持完成6项省、市科研课题,并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4项。有20余篇论文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获市自然科学论文奖。
门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全天;周二上午
门诊联系电话:0516—83902084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