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的体会 作者:王凌侠 十三病区护士长

阅读数(13402次)

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的体会 作者:王凌侠 十三病区护士长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1年9月9日

      银屑病中医称白疕,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浸润性红斑上覆以多层银白色糠秕状鳞屑,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为临床特征。中医古籍关于本病的记载很多,如《诸病源侯论•疮病诸侯•干癣侯》曰:“干癣,但有匡郭,皮肤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明•《疮疡经验全书•癣疮》则云:“顽癣或如云,或如铜钱,或如荷叶,或长,或否,其形不一……干癣,搔则出白屑,索然调枯,如蟹胍路之形。清•《外科证治全书》则指出了本病的特点:白疕,又名疕风,皮肤燥痒,起如疹芥面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干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厚而莫能痒痒。”对其治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疕》曰:白疕,此证俗名蛇虱,……初服防风通圣散,次服搜风顺气丸,猪脂、杏仁等份共捣,绢包擦之俱效。”《外科证治全书》认为:“白疕,……多患于血虚体瘦之人,生血润肤饮主之。用生猪脂擦之。’’而《外科大成》则曰:“白疕……宜搜风顺气丸,神应养真丹加白蛇之类。”《礼记》曰:“头有疮则沐,身有疮则浴”古人即有中药内服和外用治疗等方法。

      本病的发病原因不清楚,中医认为本病由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初起多夹有风寒或风热之邪的侵袭,以致毛窍闭塞部通,气血运行不畅,阻于肌表而生;或湿热内蕴,外受风湿,内外合邪。痹阻经络,阻郁肌肤而发;或久病风寒、风热、湿热之邪已化,而气血耗伤,则血虚风燥、肌肤失痒更为显露,气血淤滞,肌肤失养而发病;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更使营血亏损;少数调治不当,兼感毒邪,风寒化热,湿邪化燥,以至燥邪成毒,热毒流窜,入于营血,内侵脏腑,造成气血两燔的证候。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寻常型银屑病、特殊型银屑病两型。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我科采用西药消炎、调节免疫,改善循环;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内服、外洗;紫外线照射等综合治疗。

      我科采用单味中药秦皮煎汤进行外洗或药浴,治疗银屑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我们具体的做法:

      我科采用中药秦皮60克,煎汤5L加10倍温水稀释。浴缸清洁后,用一次性无毒塑料薄膜覆盖浴缸壁,再倒入中药液。调节温度38-43℃,进行全身的泡浴。隔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洗浴后30分钟可进行紫外线照射。中药秦皮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燥湿、抑菌止痒的作用。皮肤经温水药液浸泡及洗浴后,渗出物、痂皮、鳞屑可脱落达到清洁皮肤的作用;秦皮同时又具有镇静、安神、止痒的作用能减轻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温水药浴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组织修复。中草药液从毛孔而入,贯通孔窍、腧穴、经络,进入皮肤腠理,亦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的局部及全身作用。

      药浴时我们加强对患者宣教及解释工作,告知饭前和饭后30分钟内不宜洗浴。空腹洗浴易发生低血糖,而虚脱晕倒。饭后洗浴,全身浅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胃肠及内脏血液都会被动员到身体表层,胃肠道的血供减少,消化液分泌下降,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调节好水温,为38-43℃不宜过热或太凉,以免引起烫伤和感冒。洗浴前,可备好500到1000毫升的温开水,以便患者及时饮用,补充水分的丢失。药浴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了解洗浴时的感受。

      银屑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大多数患者接受过多种治疗,效果欠佳,心情焦虑,我们重视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尊重患者,排除歧视,使患者心理有归宿感和信任感。每天下病房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的感受及需求,关心患者的生活起居,主动更换床单、病员服。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难题,满足其正常要求。讲解我们现有的治疗方法及取得效果,介绍疗效较好的患者,现身讲解,以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

      治疗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情绪平和,不大悲、大喜。正确认识本病,科学地对待,不可求治心切,滥用药物,偏方等。平时做好疾病预防,劳逸结合,避免上呼吸道感染。饮食上宜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可食用瘦肉、鸡蛋、牛奶、蔬菜及水果。忌食羊肉、牛肉、鱼虾海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采取单味中药,价格低廉,经济实惠。采用中医特色外治方法,药浴操作简单,每位患者都能掌握,并能在家里进行,为银屑病患者长期坚持治疗提供了方便。中药药浴治疗,突出体现了中医治疗的简、便、廉特色,为进一步推广中医,使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使用中医药,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