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医文化长廊之艾灸篇 作者:刘艳 二病区三级护士

阅读数(18192次)

中医文化长廊之艾灸篇 作者:刘艳 二病区三级护士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3年9月27日

      走进病区的走廊,看似沉闷的环境里却阵阵艾叶飘香,是的,艾灸在我们科已经广泛开展并且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说起艾灸,历史源远流长,《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馋石针艾治其外”。意思是说馋石、针刺、艾灸等方法,通过刺激身体外部的体表腧穴经络,治疗疾病,属于外治法的范畴。远古时,人类尚不能铸铁,使用馋石这些磨制石器,这是传统医学在是新石器时代的特点,艾灸和砭石并论作为外治法,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灸法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方法。

      灸法的出现与地区性、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疾病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譬如,北方地区气候严寒,地处高山峻岭,风大冰厚雪深,人们过着游牧生活,多倚山而居,长期野外食宿,又多食动物肉乳,因此容易患消化不良,肚腹胀满之类疾患。治疗这类病证,适宜于艾火烧灼熏烤的方法。故艾灸的方法,实质上是首先出现在北方,之后传播到其它区域,直到广泛开花。

      艾灸的原料是艾草,艾,又名冰台、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消肿活血、祛寒湿等功能。艾叶有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抑制心脏收缩、降压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艾草长于山阳,是一种纯阳植物 ,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中医认为艾灸是补充人体阳气的方法。艾草也被誉为百草之王。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艾灸利用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有着神奇的疗效。它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我二病区是集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为一体的综合病区,所遇到的疾病种类相对较多。秉承医院“中医很,西医创一流”的宗旨,各项中医操作在我们科也开展的如火如荼,结合西医西药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的效果也不可小觑。既然是外科,手术自然是少不了的,相当一部分病人术前会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为病人艾灸内关、太溪、涌泉等穴,同时可以配合耳穴埋籽,选取交感、神门、内分泌、皮质下等穴位,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缓解焦虑,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有些病人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为患者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温经通络,调节胃肠功能,有效的改善恶心呕吐的症状;术后恢复期,由于手术的创伤,病人会出现气血两虚,身体虚弱的症状,此时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百会等穴位。不难看出,中医治疗方法其实是贯穿于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中医辨证方法,疗效显著,同时也避免了大量西药对人体带来的副作用,减轻病人痛苦。

      在我们病区,艾灸不仅仅局限于手术病人,对于非手术病人的治疗也卓有成效,例如: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等术后化疗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同样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来解决;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通过艾灸也得到改善;其它高血压、糖尿病、感冒、疼痛等等,都可以通过辨证的方法施灸治疗。由于这种方法经济,无痛苦,也被病人乐于接受。

      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已越来越高,健康消费已由原来只是注重“有病治病”的阶段,发展到了开始注重“无病防病”的阶段。所以在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时我们都会做些中医养生保健的健康宣教,譬如简单易行的艾灸、拔罐、刮痧的方法,常用的保健要穴: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具体的位置。这样不但填补了患者及家属中医知识的空缺,同时也体现了我们中医院的特色。

      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是我们的瑰宝,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和医务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了艾灸的重要性,其中单桂敏医生关于艾灸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作为中医院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理应让祖国医学发扬光大,世代相传,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