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感动护理 让梦想飞翔——记徐州市中医院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黄秀 门诊部护士长
当繁花盛开的春天悄悄降临,当万紫千红的季节换上新装时,徐州中医院作为“全国首批百家无陪护病房”迎来了优质护理的第三个春天,这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地变化。今天,她正以古典风韵的建筑外观,深厚的中医药特色文化底蕴彰显着特殊的魅力。“大叔,头还痒么?来,我给你挠挠后脑勺。”“大娘,请把右脚抬起来,我帮您剪一下指甲。”“姐姐,我把你的照片发微博上吧?你是美的白衣天使!”……如今,当你走进徐州市中医院,医院明亮整洁的病房,温馨话语和赞美之词随处可听可见。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该院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
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待患者胜亲人——给患者更温馨的感受。从安徽农村赶来住院的60多岁的赵大爷正躺在心内科的病床上,享受着卧位洗头服务。为他洗头的不是家人,而是他的责任护士张春菊。在床头的一辆可移动洗头车旁,清洗,按揉,擦干, 张春菊一系列动作娴熟、连贯而麻利,之后,她又为赵大爷摇起病床靠背,为他吹干头发。“没想到,医院还给病人洗头发。”赵大爷一边摸着头发,一边作深呼吸状笑着说。在楼下病房,神经科主管护师正在给卧床的74岁的范大娘剪脚趾甲。“这里的护士脾气好,手脚麻利!这两年,俺家老头儿住了三次院,每次都选择中医院,因为这儿住得舒心,我们家属放心!”正在探视病人的杨女士凑了过来。“说句心里话,我也有女儿,在家都是宠着爱着,生怕受委屈。但这些与我女儿同龄的护士,对病人这么用心,真是太不容易了,作为长辈,心里感动啊!”
创新源源不断——给患者更贴心的照料。如今,医院科室间自发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在医院领导的直接带领下,各个科室使尽浑身解数创新护理模式与服务内容,尤其是“一科一特色,一科一品牌”的护理服务新举措,使患者真真切切感受到医院内处处充满温馨、爱心和真情,肿瘤科的“红色生命线”为肿瘤患者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心内科的“护心天使、舒心如家”的护理哲理,CCU室的3H(医院、家庭、宾馆)护理模式,神经内科的 “康复之家”,呼吸科的“健肺时间”,消化内科开展的“科学饮食,保胃健康”,血透中心为腹膜透析的病人开设“生命之管”,内分泌科的“视频电教”健康教育形式,改制的病员服、制作手套式约束带,温馨小贴士,健教提示卡,姓名大转盘都倾注了护士的满腔热情和真情关爱,渗透到中医院病房的每一个角落,受到病人的赞誉。
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让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比翼齐飞。医院护理部改变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增加午间、夜间护理人力。科室管理,护士长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注重非权利影响力的应用,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提高执行力;护士长、护理组长实行竞争上岗,对护士分层管理,促进护士的合理使用与专业发展。实行岗位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优化护理流程,开展护理临床路径。专科护理查房,为护士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提供了保证;静脉输液小组、糖尿病护理小组、伤口护理小组、中医护理小组、重症护理小组等为全院护理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带教老师导师制,为年轻护士的成长提供保障.......,点点滴滴,流淌的是真情;丝丝缕缕,融入的是关爱;把责任凝聚服务,用真诚呵护健康!
作为护士,动听的是患者或家属真诚的“谢谢”。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使得这一切真正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使我们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架起了与患者更好的沟通桥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大大提升,使护理服务满意度在大大的提高。一位即将出院的张大爷说“在我住院期间是护士忙前忙后的全心照料:翻身,擦澡,洗脚,洗头,喂饭,真是让我感动得不知说啥好,一肚子感谢的话不知如何叙述,减轻了儿女的负担,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的工作,医院护理工作太让我满意了。”他说: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特送感谢信祝“好人一生平安”。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护理走向国际与世界先进的护理理念接轨。2010年医院被指定为“全国首批百家无陪护病房”,“省级优质护理服务重点联系医院”基础上又上新台阶。2011年护理部经评审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省中医临床示范专科、心内科成为“省优质服务先进病区”、“全国中医特色科室”。
感概动容之际,心的距离已经不远。护患相处从优质护理服务开始真正打开了心门。以病人为中心,用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为病人提供安心、舒心的护理服务。而这,正是徐州市中医院几代人所一直秉承的“关怀、服务”理念之体现。
优质服务无止境,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医院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医院护理品牌的宣言,是徐州市中医院全体护理人员今后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