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合理,科学饮食——中风病良好控制的保证 作者:陈艳丽 NICU三级护士
春节在人们的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随着春节远去的脚步,不管是我院神经内科还是我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迎来了很多中风的患者。导致脑中风的原因,任何一种疾病的发作都不是偶然的,什么是脑中风,像脑中风这种突然发作的疾病也不是偶然的,往往是生活中的不良恶习导致的。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从中医角度认为中风的发生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1.由于起居失宜,七情郁结,肝热化风。
2.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聚生痰。
3.体质素虚,外感风邪。风、火、痰、热互相影响而突然发病,是中风常见的直接发病因素。
健康是人人渴望与追求的,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过节,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品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各式菜肴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如何从膳食中吃出健康更是现代人特别关注的。为了“吃出健康”,人们不断扩大饮食范围,巧妙变化饮食方法。但这还远远不够,甚至有些是不科学的。真正健康的膳食是不可忽视的。
高钾食物。每天进食较多新鲜蔬菜水果的人较只进食少量蔬菜水果的人,发生中风的危险性要低,这是因为高钾食物能调整细胞内钠和钾的比例,减少了体内钠水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使血压降低,防止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富含高钾的食物有菠菜、番茄、青蒜、大葱 土豆及香蕉、柑橘、 甜瓜、柚子等。
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食物。类黄酮与番茄红素能捕捉氧自由基,阻遏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对防止血管狭窄和血凝块堵塞脑血管有积极作用。日常饮食中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的有洋葱、香菜 胡萝卜、南瓜、草莓、苹果、红葡萄、番茄、西瓜、甜杏仁、辣椒等。
多食优质蛋白食物。多吃富含硫氨酸、赖氨酸、 葡氨酸、牛磺酸的食物(如鱼类和鸡鸭肉、兔肉、鸽肉等),不仅对维持正常血管弹性及改善脑血流有益,还能促进钠盐的排泄,有利于防止中风的发生。蛋白质供应量每日每公斤以1.5克为宜。荤素杂食,粗细混吃,以提高蛋白质生理营养价值。
富含脂肪的食物。应以素油为主。菜籽油、豆油、芝麻油、玉米油等。荤素油应以1:1的比例。每日油脂应控制在人体总热量的30%以下。少吃白糖及其制品。因白糖可使血糖、血脂升高。
晨起应喝一杯开水或蜂蜜水。蜂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将维生素、矿物质、激素和天然抗生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迅速地渗透到血液中。中老年人由于血管内膜发生变化,而晚上失水,血液粘滞性增高,更易形成血栓。这与晚上失水,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有关。特别是早上锻炼,呼吸加快,出汗增多,更加重了体内失水。因此晨起喝一杯开水或蜂蜜水,对预防中风有益。
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维生素C可清除动脉内膜和组织间脂质,避免动脉硬化。维生素E可促进毛细血管循环,且可降低血脂。适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的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如胡萝卜、梨、枣、豆类、木耳、百合、核桃、花生、芝麻、栗子等,以养阴生津,提高预防中风的能力。
主食与副食,各有所含的营养素,如副食中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远比主食中的含量高,且副食的烹调方式多种多样,色香味形花样百出,更能刺激人的感官,增进食欲。所以,为保证人们得到所需的全部营养,又便于其消化、吸收,增强体质,抗衰延年,将主食与副食搭配食用。
每天总量要量化、营养搭配合理化、食物种类多样化 、烹调过程清淡化!不要让节日喜庆打乱日常生活的规律,一日三餐,应该把握一个科学的饮食方式 让我们吃出科学,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