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修身养性从春天开始 作者:谢可 透析中心护士长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妍,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清新。可隐藏在春意之后的健康杀手却容易让人忽视。
据医学文献不完全统计,冬春交季,心脑血管病人的猝死率增高,肺部感染情况频发,过敏病人增多,医院患者就诊率明显提升。尤其早春前后,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气温忽高忽低;风向多变风力强猛,灰尘花粉漫天飞舞;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因此,中医讲究的季节养生便显得尤为重要。
1、调节精神: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养应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闲暇之余多走出家门接触自然陶冶性情。这样能使气血调畅,经络疏通,吐垢纳新,精神充沛。
2、调节饮食:春天生机盎然,我们的身体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新陈代谢加快。饮食上应注意甘而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忌酸涩辛辣之物,达到健脾扶阳的目的。同时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接触阳光,促进钙的吸收。
3、防风御寒:春天气候适宜,微风拂面,走出家门,舒活筋骨,伸展肢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收到养阳敛阴之功效。但须注意早晚温差及时增减衣物,不可过分的捂也不可过分的晾,以后背微微出汉为宜。
4、运动锻炼: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适宜早起锻炼。在淡淡绿意的公园里快走或慢跑,吐垢纳新,充养肺腑,提神醒脑。周末与家人、朋友爬山踏青,泛舟湖上,即联络感情又锻炼身体,身心愉悦,养生。
5、预防春困:春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为体内循环变化引起的季节性差异。皮肤血管舒张循环系统功能增加,器官负荷加重,大脑血运相对减少,养供不足感到困倦乏力。预防原则为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早卧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冷水洗脸,清醒大脑振奋精神;杜绝暴饮暴食熬夜上网。
春天是四季之首,万物之初,五行属木,保肝为重。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保健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