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保胃健康┃脾胃调和度寒冬 老年人养生妙方多
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其性属土,喜温恶寒,喜燥恶湿。老年人由于脏腑精血亏虚、气血运行不畅,加之寒冬时节人体阳气收敛,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极易出现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等症状。老年人在冬季养生的关键在于调护脾胃,确保气血生化之源生生不息,维护身体健康。
中药调理 纠偏补损
老年人气血津液不足,五脏俱虚,脏腑功能失调,且常夹有痰湿、瘀血等病邪,在临床上多呈虚实夹杂的表现。应用中药调理成为养生的重要手段,旨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达到阴阳平衡,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
常用中药
人参
【性味功效】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适应证】用于年老体弱,元气大伤,心悸气短,咳喘,自汗肢冷,失眠健忘,食欲不佳,大便稀溏等。
【用量用法】另煎兑服,3~12g,养生用量为1~3g,隔水放碗内文火蒸汁,分2~3次兑服。也可浸酒服用或制成膏滋服用。
【宜忌】体内有实热者不宜服,服人参时不宜服萝卜、茶叶。
西洋参
【性味功效】甘、微苦,凉。归肺、心、肾、脾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适应证】用于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心烦口渴,尿短赤,大便干结,舌燥,咳嗽痰少,津伤口渴等症。
【用量用法】另煎兑服,3~6g。也可切薄片含服,或浸酒或制成膏滋服用。
【宜忌】不宜与藜芦同用。
党参
【性味功效】甘,平。归脾、肺经。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适应证】用于体虚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心悸等症。
【用量用法】煎服,9~30g。也可制成膏滋、丸药、药酒和药膳服用。
【宜忌】不宜与藜芦同用,不能同时服用萝卜、茶叶。
山药
【性味功效】甘,平。归脾、肺、肾经。健脾益胃,助消化,延年益寿,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适应证】用于消瘦乏力、食少、便溏等脾虚者,肺虚咳喘者,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或遗尿、滑精早泄等肾虚者
【用量用法】煎服,15~30g。麸炒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黄芪
【性味功效】甘,微温。归脾、肺经。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
【适应证】用于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咳喘日久等症及气虚自汗,气虚水肿,肾亏耳鸣等症。
【用量用法】煎服,9~30g。蜜炙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可浸酒服用或制成膏滋服用。
【宜忌】大剂量服用本品易出现“上火”症状,故需注意剂量,最好配伍食用。
脐灸疗法 温补脾胃
脐灸疗法以肚脐(神阙穴)为施灸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温补下元、健脾和胃的效果。
隔姜灸 用厚约0.3厘米的生姜片,中心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至皮肤潮红。
隔盐灸 用食盐填平脐孔,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主要用于脐窝部(神阙穴)。
通过中药调理和脐灸疗法,老年人可以在冬季有效调护脾胃,增强体质,安度寒冬。在采用任何调理方法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保安全有效。
专家介绍
刁凌云
消化内科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学术继承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癌症防治专家库成员。
曾于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镜高级培训班学习,在国内著名消化内镜专家邹晓平教授、王雷教授、凌亭生教授、吕瑛教授等指导下,能熟练运用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发现消化道早癌,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内镜三四级手术,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效果。
擅长慢性胃肠炎、胆囊炎、脂肪肝、炎症性肠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消化道肿瘤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腹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萎缩性胃炎、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等疾病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对疑难腹痛、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等疑难危重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中西医理论扎实,发表SCI及核心期刊10余篇,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得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三等奖。
医风严谨、医德高尚、先后获得院先进个人、优秀中青年专家、优秀医学博士、优秀技术骨干、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深受患者及家属信赖及好评。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全天;
咨询电话:1360521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