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未病先防┃中医外治祛流感 传统疗法保健康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发病率高。
防治流感的中医外治法有:刮痧疗法、雷火灸疗法、中药热奄包、小儿推拿摩腹、捏脊、穴位按摩等。
刮痧疗法
适应证 适用于发热、恶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选穴 主要选取两侧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至肩峰区域,以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穴至肺俞穴区域进行刮痧。
操作方法 将刮痧油均匀涂抹在操作部位,刮痧板与皮肤呈45°,由上到下,力度及速度要均匀,以能耐受为主,透痧即止。
雷火灸疗法
适应症 头痛、颈背肩部酸痛不适、恶寒重等。
选穴 主要选取风池穴、风府穴及大椎穴。
作用 疏风、散寒、解表 。
中药热奄包
材料 紫苏子50g、白芥子50g、莱菔子50g、吴茱萸50g。
操作方法 上述药材装入布袋中,放入微波炉加热片刻,每天2次,置于中脘穴上,进行热敷,每次热敷约30分钟左右。 连续使用3—7天,症状缓解即可停用。
作用 温中散寒,行气消胀。
小儿推拿摩腹
操作方法 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腹贴附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屈伸旋转动作,带动前臂做环旋抚摩动作。顺时针、逆时针各操作100次。
小儿捏脊
操作方法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儿童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操作5—10次。
穴位按摩
少商穴、商阳穴 当出现咽喉肿痛时,掐揉这两个穴位可以清咽利喉。
风池穴、大椎穴 发热时,按揉这两个穴位可以疏风解表,有助于降低体温。
列缺穴、太渊穴、鱼际穴 对于反复咳嗽的患者,轻揉、掐按这些穴位能够止咳平喘、宣肺解表。
足三里、关元穴 当正气不足、脾肾两虚时,按揉这两个穴位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专家介绍

潘小红
治未病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硕士生导师 教授
石学敏国医大师学术传承人
徐州市名中医
擅长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肥胖、脂肪肝、疲劳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及亚健康调理;女性内分泌失调、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产后调理;自汗、盗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急性胃脘痛、便秘、慢性结肠炎等;颈肩腰腿痛;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耳聋、面瘫、面肌痉挛、脑梗死、脑血管病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自主研制瘦身I号汤、瘦身Ⅱ号汤、祛湿健脾合剂、亚健康汤、镇痛I号等科研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门诊时间:治未病科周二、周四,名医堂周一、周三、周五。
联系电话:1381328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