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脑有所医┃中医智慧调养攻略 告别冬季情绪低谷

阅读数(235次)

脑有所医┃中医智慧调养攻略 告别冬季情绪低谷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2025年1月28日

       随着天气转冷和春节的临近,许多人可能会遭遇失眠、心情烦躁或低落等情绪问题,而常规检查却显示一切正常。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寒冷天气带来的孤独无助感,日照和锻炼减少导致的情绪波动,以及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影响。冬季的气候变化、饮食习惯和新陈代谢抑制也可能加剧情绪问题。

如何有效调节冬季情绪

1.积极锻炼

       户外和室内锻炼都能帮助缓解情绪低落。每天接受一定时间的日照,进行有氧和无氧运动,促进多巴胺分泌,改善心境,有效缓解心情的不适。
2.音乐疗法

       轻柔的音乐或大自然的声音可以有效地降低焦虑感,帮助人们放松和恢复。中医认为,冬季在藏为肾,在音为羽,对应的养生音乐为羽音。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固精益气,滋肾定志。羽音旋律的代表曲目有:《寒鸭戏水》古筝、《梅花三弄》古琴、《良宵》二胡、《飞花点翠》琵琶等。
3.规律作息与饮食

       维持规律的饮食、运动和睡眠习惯,有助于稳定情绪。冬季饮食可以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 D、B 族维生素、ω-3 脂肪酸对大脑健康和情绪调节有益的营养素食物,如深海鱼类、坚果、全麦面包、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此外,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如热汤、热粥、羊肉等,既能温暖身体,也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慰藉。
4.社交互动

       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参与社交活动,约朋友看电影、聚餐、逛街、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等。通过社交互动,获得情感支持,增强归属感,有效缓解孤独感和压力。
5.自我肯定与暗示

       记录每天的小成就,增强自信心,对抗消极思维,积极面对挑战。


中医疗法助力情绪调节

1.针灸疗法

        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的目的。缓解焦虑症状常用的穴位有:百会穴、劳宫穴、内关穴等。通过点刺这些穴位,能够刺激经络,舒缓紧张的情绪,使人感到放松和安宁。
2.拔罐疗法

        排出体内的湿气和寒气,调和气血,舒缓肌肉紧张。常用的穴位有:背部的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等。这些穴位具有疏肝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身体的不适感,减轻焦虑等不适情绪。
3.推拿按摩

        手法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身体的僵硬感,舒缓肌肉紧张,放松身心。常用的穴位有:印堂穴、神庭穴、神门穴等。按摩这些穴位具有改善头痛、焦虑等症状,提高情绪状态。
4.中药方剂治疗

        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中药方剂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常用的经典方剂包括龙胆泻肝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右归饮等。这些方剂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调和阴阳、温补肾阳等作用,能够针对焦虑症的病因进行治疗,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才可服用。
5.八段锦

       练习八段锦有助于交感神经系统紧张性下降,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使大脑皮质细胞得到充足的休息,从而改善焦虑的症状。


       冬季虽寒冷,但只要我们用心呵护心理健康,采取积极措施调节情绪,就能在这冰天雪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阳光。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迎接每一个美好的冬日。


专家介绍

齐光辉

针灸脑病科一病区主任

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脑病科临床工作近20年。曾在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进修,2018年作为针灸科医疗专家在马耳他援外医疗工作一年。

       擅长中西医结合及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麻木、中风、眩晕、头痛、失眠、面瘫、面肌痉挛等疾病,擅长运用中药,辨证论治治疗本科疾病。擅长诊治周围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门诊西三楼308、周三全天门诊西三楼306

联系电话:1395214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