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医推拿┃四季脾旺不受邪 小儿调养推脾土

阅读数(302次)

中医推拿┃四季脾旺不受邪 小儿调养推脾土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2025年1月28日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且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虽处于幼稚阶段,但其生长迅速,迫切需要气血津液的滋养,因此孩子的喂养要足量、适量且有规律,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吸收,帮助身体吸收食物中的养分,但生理上小儿脾常不足,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会影响脾的运化,本文介绍如何运用推脾经来增强脾的运化吸收功能。


推脾土(脾经)

位置  拇指末节桡侧缘或螺纹面。

A、补脾经  将小儿拇指屈曲,向心推为补。

B、清补脾  拇指伸直,来回推为清补法。
操作时间  每日一次,每次2~10 分钟,可作为日常保健手法之一。
操作介质  爽身粉、淀粉、滑石粉均可。

推脾经功能  脾为后天之本 ,补之补虚扶弱,壮血生肌,健脾胃、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等;清补可清利湿热,消食化积。

主治  身体虚弱、面黄肌瘦,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伤乳食,便秘,湿痰咳喘以及肌软无力的儿童。


临床应用

(1)补法  能补脾和气血。多用于脾胃虚弱而引起的气血不足,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以补脾土为主。可配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单用补脾经,可补益肺气,培土生金,适宜脾肺不足的易感儿、复感儿。

(2)清补脾经  和胃消食,进饮食。用于伤乳食,脾胃不和而引起胃脘积滞,嗳气吞酸、呕吐、腹泻、腹胀等症,以清补脾为主,与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分腹阴阳、点中脘、点天枢等配用。

注意  因为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所以在使用时脾土以补为主,其次清补。


专家介绍

司井夫

推拿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教授 医学硕士??


       江苏省中医推拿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徐州市中医推拿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整脊专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颈腰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痛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徐州市中医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擅长推拿、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及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等;兼治各种内、妇科杂病;采用中医综合方法对各种慢性病、亚健康调理有独到之处。擅长膏方对慢性筋骨疾病、慢性虚损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调理。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周二、周四、周五全天

地点:治未病楼205室


张绍玲

主治中医师

       主治小儿急慢性咳嗽、腹泻、厌食、消化不良、抽动症、多动症、遗尿症、肌性斜颈等儿童常见病;颈椎病、肩周炎、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扭伤、膝关节痛及踝关节扭伤等伤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