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节气中医┃夏至时节护阳气 养心清热祛暑湿

阅读数(185次)

节气中医┃夏至时节护阳气 养心清热祛暑湿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2025年7月17日
       夏至的夜,是“最短的夜”,却也是“最诗意的夜”。当暮色初合,流萤提着灯笼在草丛间穿梭,蛙声在池塘里开起“演唱会”,不妨做手持轻罗小扇,追着流萤跑成“夏夜追风少年”,也可以躺在竹床上,听老人们讲“夏至一阴生”的古老智慧——阳极而阴生,万物在极盛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夏至是“舌尖上的节气”。北方人用新麦擀一碗“凉面”,芝麻酱一拌,黄瓜丝一撒,再舀上两勺冰镇酸梅汤;南方人则钟情“夏至馄饨冬至团”,薄皮大馅的馄饨在沸水中翻滚……

三皮鸡配方

       如何利用好夏至节气进行养生滋补?气候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中医养生强调"清热、利湿、健脾"。一道融合冬瓜皮、西瓜皮、陈皮与三黄鸡的"三皮鸡"药膳,正是顺应时节的养生佳品,既兼顾美味,又能调和脏腑、祛除湿邪。


       主料 三黄鸡1只(约1000克)
       配料 新鲜冬瓜皮200克(去瓤留绿皮)、西瓜皮150克(去除红瓤与白色软质部分)、干陈皮10克(提前用温水泡软)
       调料 香葱50克、带皮姜30克(切片)、食用油30毫升、食盐5克、生抽20毫升、白胡椒粉3克
       制作方法
       三黄鸡剁成3厘米见方的块,用清水浸泡15分钟去除血水,沥干后加入5克食盐、20毫升生抽、30克香葱、15克带皮姜,抓匀腌制20分钟。
       冬瓜皮、西瓜皮切成长5厘米、宽1厘米的条,加少许食盐腌制10分钟,逼出表面水分以减少炖煮时的涩味;炒锅烧热后放食用油,油温六成热(约180℃)时放入鸡块,小火慢煎至表面金黄焦香。
       锅中留底油,下剩余葱姜爆香,放入冬瓜皮、西瓜皮翻炒2分钟至微软,加入1500毫升开水(水温需沸腾,避免鸡肉遇冷收缩),再放入煎好的鸡块与泡软的陈皮,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加盖炖煮20分钟。。
       待鸡肉能用筷子轻松穿透时,加入5克食盐、3克白胡椒粉调味,关火后静置3分钟,让味道充分融合。装盘时可撒上少许葱花点缀。

中药文创:藿香花露水解盛夏困扰
       夏至过后,暑湿之气与蚊虫侵扰成为生活难题。中医早在《本草正义》中就介绍藿香"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妙品"。本期中药文创将传统古方与现代工艺结合,推出兼具驱蚊、解暑功效的藿香花露水,让千年智慧守护现代生活。


      原料  藿香30g、薄荷20g、金银花20g、野菊花15g、丁香10g、冰片5g、甘油10ml、75%酒精500ml、蒸馏水200ml
      工具  玻璃罐、碾船、滤纸、喷雾瓶
      制作流程
      新鲜药材洗净晾干,干品碾碎;
      将药材装入玻璃罐,倒入75%酒精完全浸没,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浸泡5-7天,期间每日摇晃一次;
      浸出液用滤纸双层过滤,加入5g冰片(先用少量酒精溶解)、10ml甘油、200ml蒸馏水,搅拌至完全融合。

家点评


       夏至时节,自然界阳气盛极而衰,人体阳气浮于表,脾胃功能相对虚弱,加上暑湿之气弥漫,容易出现身困乏力、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症状。
       三皮鸡中的"三皮"各有妙用:冬瓜皮性凉味甘,《滇南本草》记载其"止渴、消痰,利小便。";西瓜皮又称"翠衣",清热解暑之力尤佳,《饮膳正要》称其"主消渴,治心烦。";陈皮理气健脾,其挥发油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夏季脾胃虚弱。三者搭配肉质细嫩的三黄鸡,既中和油腻,又能通过食材的药性协同,达到"补而不滞、清而不寒"的养生效果。
       藿香具有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的功效,对于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湿温初起的发热身困、胸闷恶心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夏至闷热潮湿的环境下,若出现因暑湿导致的脾胃不适,藿香便是一味良药。

节气中医指导专家


黄东智
制剂中心主任
主任中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