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肝胆相照┃一文读懂胆囊结石

阅读数(19次)

肝胆相照┃一文读懂胆囊结石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9月26日
       胆囊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器官,位于肝脏下方,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并在进食时释放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当胆汁中的某些成分(如胆固醇、胆色素、钙盐等)异常增多或胆汁酸分泌不足时,这些成分可能析出并逐渐形成固体结晶,即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形成原因

       胆囊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主要包括:
       1.胆汁成分异常  如胆固醇含量过高,胆汁酸及磷脂相对减少,导致胆固醇无法完全溶解在胆汁中,从而析出形成结石。
       2.胆囊功能异常  胆囊排空障碍,胆汁淤积,为结石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3.饮食因素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缺乏膳食纤维,可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
       4.其他因素  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遗传因素等,均可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率。

临床表现

        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可能终身无症状(称为静止性结石),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
        1.胆绞痛  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2.上腹隐痛  表现为上腹或右上腹的持续性隐痛,常伴有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3.胆囊炎表现  结石堵塞胆囊管时,可诱发急性胆囊炎,出现寒战、高热、黄疸等症状。
        4.其他并发症  如胆源性胰腺炎、Mirizzi综合征等。

诊断方法

       胆囊结石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包括:
       1.超声检查  首选检查方法,因其无创、经济、便捷,能准确显示结石的大小、数量及胆囊壁情况。
       2.CT/MRI检查  对于超声无法确诊或需要了解胆道系统全貌时,可选用CT或MRI检查。
       3.口服胆囊造影  现已较少使用,因其灵敏度及准确性不及超声检查。

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包括:
       1.保守治疗  对于无症状的静止性结石,可定期随访观察,注意饮食调整,避免诱发因素。
       2.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症状较轻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药物溶石或促进胆汁排出,但效果有限,且停药后易复发。
       3.手术治疗  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腹胆囊切除术等,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于有症状或并发症的结石患者。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目前在评估胆囊功能良好情况下,可以选择保胆取石手术,术后定期随访,口服胆宁片及牛磺熊去氧胆酸预防结石复发。

预防措施

       1.合理膳食  保持饮食均衡,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2.规律饮食  按时吃早餐,避免长时间空腹,促进胆汁规律排出。
       3.控制体重  避免肥胖,通过适当运动和合理膳食维持健康体重。
       4.定期体检  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预防和治疗需要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对胆囊结石的认识,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介绍


王海青
副主任中医师
副教授

       徐州市中医学会中医外科学秘书、长三角脉管病联盟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委员等,深造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熟练开展甲状腺乳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及肝胆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熟练开展腔镜保胆取石手术、腔镜胆囊切除、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手术以及腔镜下肢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段术等手术。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普外科肝胆外科)
       联系电话:1395226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