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节气中医┃秋分滋养宜润肺 烛蕴药香养身心

阅读数(131次)

节气中医┃秋分滋养宜润肺 烛蕴药香养身心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最后更新时间:2025年9月23日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昼夜等长,此后昼渐短、夜渐长,气温进一步下降,降水减少,气候以“燥”为主要特点。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讲:“秋在气为燥,在脏为肺,在志为悲”。因此,秋分养生核心围绕“滋阴润肺、收敛心神”展开,通过应季药膳、中药文创等方式,养护身心,顺应天地节律。

秋分药膳:红酒雪梨川贝鸭

      秋分食养需遵循“减辛增酸,滋阴润肺”原则,红酒雪梨川贝鸭兼顾传统养生理念与风味创新,以鸭肉滋阴、川贝润肺、雪梨润燥,搭配红酒中和油腻,是秋分时节的理想药膳。

      主料:鸭中翅600克、雪梨500克、川贝母10克
      配料:生姜1块、葱1颗、香叶少许、八角少许
      调料:色拉油100克、盐2克、冰糖20克、生抽10克、红酒200毫升、淀粉适量、料酒少许

制作流程
      鸭肉处理  鸭中翅洗净,冷水下锅,放入姜片、葱段、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去表面血沫(去除腥味,保证后续汤汁清亮),捞出鸭翅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炒香煎制  锅中倒入少许色拉油,油温微热后放入姜片、葱段、八角、香叶,小火炒出香味;随后放入鸭翅,转中火煎至表面微焦并析出油脂,为菜品增香。
      炖煮入味  向锅中加入红酒、切块的雪梨,再倒入足量热水(以没过鸭翅为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放入川贝母与冰糖,盖上锅盖慢炖40分钟,直至鸭肉熟烂、雪梨软糯。
      收汁出锅  最后加入盐、生抽调味,开大火收汁,期间可轻轻翻动鸭翅与雪梨,使其均匀裹满汤汁;若需汤汁更浓稠,可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开,沿锅边淋入并快速搅拌,待汤汁浓稠后即可装盘。

秋分中药文创:中药香薰蜡烛

      秋分时节气候干燥,人们易心神不宁,且室内空气流通减弱,中药香薰蜡烛以芳香药材为核心,点燃后香气舒缓,既能通过嗅觉调理心神,又能借药材功效养护身体,兼具实用性与养生价值。

制作准备材料
       原料:苍术适量、艾叶适量、石菖蒲适量、广藿香适量、薄荷适量、佩兰适量、丁香适量、陈皮适量、山茶油适量、蜂蜡适量、大豆蜡适量
       工具:粉碎机、玻璃容器、融蜡锅、搅拌棒、蜡烛模具、蜡芯、镊子

制作过程
      药材预处理  将苍术、艾叶、石菖蒲、广藿香、薄荷、佩兰、丁香、陈皮分别用粉碎机打成粗粉,混合后放入玻璃容器,倒入足量山茶油(完全浸没药粉),密封浸泡两周,使药材有效成分充分融入油中。
      融蜡混合  取蜂蜡与大豆蜡(比例可根据偏好调整,蜂蜡偏硬、大豆蜡偏软)放入融蜡锅,小火加热至完全融化,搅拌均匀后,加入少量浸泡好的中药山茶油,继续搅拌至混合液均匀。
      定型装饰  待蜡液温度降至55℃左右时,加入中药粗粉,轻轻搅拌(避免产生过多气泡);用镊子将蜡芯固定在蜡烛模具中心,缓慢倒入蜡液;室温静置至蜡液完全凝固后,在蜡烛表面撒上陈皮丝、丁香粒、干燥薄荷叶做装饰,中药香薰蜡烛即制作完成。

专家点评

       秋分养生的核心是“顺应秋燥、收敛养肺”,本期药膳与中药文创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鸭肉性凉,能滋阴补虚、利水消肿,契合秋分“滋阴”需求;川贝母性微寒,归肺、心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效,可缓解秋燥引发的干咳少痰;雪梨味甘、微酸,能润燥生津、清热化痰,辅助川贝增强润肺之力;红酒性温,可中和鸭肉与川贝的凉性,同时增添风味、解腻去腥;冰糖、生抽等调料则兼顾调味与平衡药性,让药膳“养”“味”兼具。
      文创方面:所选药材均贴合秋分节气特点——苍术燥湿祛秽、艾叶散寒安神、石菖蒲开窍醒神、广藿香化湿解表、薄荷清利头目、佩兰芳香化湿、丁香温中降逆、陈皮理气健脾。点燃香薰蜡烛后,药材香气通过嗅觉进入人体,既能舒缓秋分易出现的心神不宁,又能净化空气、改善室内干燥带来的不适;且制作过程简单,天然无添加,适合家庭日常使用。

节气中医指导专家


黄东智
制剂中心主任
主任中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