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
徐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 副主任中医师 副教授 李英姿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和“喘证”范畴,中医药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而达到控制复发的目的。
祖国医学认为,脾虚气衰,健运无权,饮食不化精微,反为痰浊,痰浊阻肺, 气道受阻,故咳嗽多痰气促,痰气相搏,喉中有哮鸣声,肾阳虚表则卫阳不固,所以汗出;肺主气,邪实气壅,肺之升降失常, 因而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虚根本不固,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和吸气困难;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运,气虚则血滞,阳气不充,血瘀续发,故口唇、指甲发绀,颈静脉怒张;秽浊之气充折营血,正气溃败,精气内伤,则有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谢紊乱和阳气闭脱的可能。气管哮喘病理虽表现在呼吸道,但病位却在肺、脾、肾三脏。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中药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缩短病程,并通过辨证施治,调整机体免疫力,发作期采用攻邪平喘为主,缓解期侧重扶正培元,用补肺、健脾、固肾等法,通过肺、脾、肾三脏并补,化痰祛瘀,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气道防病能力的目的,并能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有效地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减少哮喘发作。
我们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分别制定出急性期、缓解期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期
(1)寒喘:治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自拟定喘汤(药用炙麻黄、杏仁、细辛等)。
(2)热喘:治以清热化痰、泻肺平喘,选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药用麻黄、杏仁、甘草等)。
二、慢性持续期
(1)肺肾气虚、寒痰内伏证:以补肾纳气、温养寒痰为主(药用黄芪、紫河车、仙灵脾等)。
(2)肺肾阴虚、痰热内蕴证:以滋阴蕴肺、清热化痰为主(药用北沙参、生地、海浮石等)。
三、缓解期
(1)可用抗敏平喘合剂长期服用,方便、经济。
除缓解期服用外,还可根据哮喘发病季节预防用药,即上半年自清明前后开始服,连服3个月,下半年自立秋前后服,连服3个月。1年为一疗程。
(2)冬病夏治(消喘膏外敷)法:药用炙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共研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在三伏天外贴肺俞、心俞、脾俞、定喘等穴位上。贴后灼热、发红即去之,注意勿感染。3年为一疗程。本院已进行穴位贴敷治疗20余年,每年2000余人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
☆门诊咨询热线☆ 大厅咨询台:0516-83902087 客户服务中心:0516-839021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