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分期分型辨证施治
徐州市中医院门诊部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副教授 刘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于纤维环之外,损伤了周围组织,引起的(如:腰背痛、腰臀腿足痛、麻木酸胀痛等)一系列综合征候群。祖国医学将这类症候群称之为“腰痛”、“腰腿痛”、“腰股痛”、“痹证”等,是患者对自身腰腿部位的一种不愉快的描述,是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因此,症状的轻重缓急,患者的自我描述是主要治疗依据标准,影像学检查则是主要诊断依据标准,本症为慢性病(可有不同程度的自限),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所有治疗方法均为改善临床症状而设,方法之好坏均以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及改善程度为优劣评定标准,本症病因为体虚退变,劳损外伤,病机为纤维环病变膨隆;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于纤维环之外,周围组织缺血、损伤、病变。
在多年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中,门诊部主任刘峰总结本症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将本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三个阶段;寒湿外感、湿热壅滞、气滞血瘀、肝肾亏损四个证型。利用牵引、推拿、中药熏蒸,经穴激活伏九贴,口服药物,静脉、经脉封闭,神经阻滞等中西医结合新疗法,辩证施治新手段,使本症取得理想疗效。
病症分期,辨症施治
“症”是患者对自身躯体某部位不愉快的自我感受的症状。
一、急性炎症期。此期患者腰和(或)下肢疼痛明显、剧烈,功能活动障碍,此期患者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损伤严重,炎症水肿明显,需要卧床休息治疗。
治疗方法:1.脱水、消炎,消炎药足量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2.镇痛药,加巴喷丁等,严重者可选吗啡类镇痛药;3.营养神经;4.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外合用;5.外治法,牵引、推拿等。
二、缓解期。此期患者急性期疼痛症状部分缓解,继之出现腰、臀、腿或足部感觉迟钝,功能活动有所改善,仍需卧床。
治法:1.消炎(药物足量);2.营养神经;3.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外合用;4.外治法,牵引、推拿等;5.床上肢体适度训练。
三、恢复期。此期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感觉迟钝症状可能加重或减轻,各种功能活动改善或恢复,仍需进一步规范治疗。
治法:1.中药补肝肾,壮筋骨,强腰膝,内外合用;2.口服营养神经药;3.外用牵引、推拿等;4.下床功能锻炼;5.腰围等肢具间断性腰椎维护三月。
病证分型,辨证施治
“证”是疾病的分型。
一、寒湿外感。腰部冷痛重着,阴雨寒冷天气加重,痛处喜温,间或出现转侧不利,静卧痛势不减,体倦乏力,肢体欠温。舌淡苔白腻,脉迟紧。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加减 甘姜、甘草散寒暖中,伏苓、白术健脾胜湿,加桂枝、苍术温经散寒燥湿,独活、牛膝去风湿利腰膝,引经入药等。
治法:1.牵引;2.推拿手法以散寒通络之摩檫手法为主;3.静脉及口服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中药,消炎止痛西药;4.中药外熏;5.经穴激活伏九贴穴贴。
二、湿热壅滞。此期患者腰部驰痛,痛处热感,阴雨暑热天气加重,遇冷痛减,间或出现口渴不欲饮,口苦烦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弦数。治以清热利湿,舒筋通络。加味二妙散组方。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防己、萆薢燥湿,当归养血活血,牛膝通利筋脉,强壮腰膝引药下行,龟板滋肾清热,防苦燥伤阴,寓已病防变,诸药合用,热清湿去,腰筋强壮,疼痛自止。加木瓜、海桐皮、络石藤加强舒筋通络止痛之功。
治法:1.牵引;2.推拿手法以清利湿热手法为主;3.静脉及药口清利湿热中药,消炎止痛西药;4.中药外熏;5.经穴激活伏九贴穴贴。
三、气滞血瘀。此期患者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痛处拒按。时或俯仰不便,转侧不利,或因跌仆闪挫,病势急暴,舌紫暗,脉弦涩。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加味,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淤,疏通经络,没药、五灵脂、地龙增强祛瘀之力,消肿止痛,香附理气行血,牛膝强腰壮骨,活血化淤,引药下行。诸药合用,可使瘀祛络通,经络气血畅达而腰痛自止。
治法:1.牵引;2.推拿手法以活血化淤手法为主,配合理筋整复手法;3.静脉及药口活血化淤中药,消炎止痛西药;4.中药外熏;5.经穴激活伏九贴穴贴。
四、肝肾亏损。此期患者腰膝酸软,喜按喜揉,遇劳更甚,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少腹拘急,面色慌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治以温补肾阳,强壮腰膝,右归丸住主方。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弦细数。治以滋养肾阴,补虚强腰。左归丸主方。
外治法:1.牵引;2.推拿以温和滋补手法为主;3.中药外熏;4.口服西药,营养神经药物;5.经穴激活伏九贴穴贴。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三、五全天;咨询电话:15805200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