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认识针灸疗法

阅读数(2915次)

认识针灸疗法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09年8月18日

   一、针灸疗法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

   针灸对中风偏瘫的治疗历经几千年临床实践的考验而一直传承至今,在针灸科病房见到多的病种也是中风偏瘫,目前WHO已向世界宣布把中风后遗症列为针灸的主要适应证之一。接受针灸治疗的时间一般是越早越好。

   二、针灸可以治疗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有四十三种疾病(实际不只此数)、用针灸治疗会有较突出的疗效,分述如下:上呼吸道疾病: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炎、普通感冒、急、慢性扁桃腺炎。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眼科疾病:中心性视网膜炎、白内障、急性结膜炎、近视眼。口腔疾病:牙痛、拔牙后疼痛、齿龈炎、急、慢性喉炎。消化系统疾病: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急、慢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急、慢性杆菌性痢疾、腹泻、便秘、麻痹性肠绞痛。神经系统: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麻痹、周围神经炎、小儿麻痹症、美尼氏综合征、膀胱机能障碍、夜尿症、肋间神经痛、颈肩腰腿痛和网球肘、手术后疼痛、中风后遗症。肌肉和骨骼系统:肌肉痛和萎缩、坐骨神经痛、肌肉痉挛、关节炎、椎间盘问题。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针灸在多个科别中攻克了不少顽难之症。如皮肤病,精神心理病,免疫失调病,抗衰老,美容等,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三、针灸为什么可以治疗疾病

   针和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适当的手法,以疏经活络,调和气血。灸法一般是指用艾柱或艾卷点燃后,熏灼穴位的皮肤,达到温通气血、散寒止痛的目的。二者都是通过穴位、经络调节人体脏腑气血,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治病原则与内服药物一样,虚证用补,实证用泻。针灸具有的治疗作用包括:

   (1)调整作用。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病证的属性来调节机体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如针刺有促进肠运动功能正常的作用,即肠运动功能减低者,促使其增强运动;而运动功能亢进者,则促使其缓解。

   (2)增强免疫作用。针刺疗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针刺疗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而针灸对增强免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能使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活动增强,对机体内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增加均有明显作用,临床上用于抗感染、抗过敏、抗癌等。

   (3)活血、镇痛作用。针灸治病是通过对穴位选行针刺和艾灸,“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从而能活血化瘀、生新止痛。

   (4)修复组织作用。针灸具有修复组织的作用已被大量临床所证实,如:针刺面部的穴位治疗面神经麻痹,针刺颈臂部穴位治疗臂丛神经麻痹,针刺上肢穴位治疗正中神经麻痹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四、哪些病可以用针灸治疗?

   针灸可以治疗的病超过300种,对100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世界卫生组织就推荐43种疾病可应用针灸疗法。但一般来讲,国内患者到针灸科就诊的多以神经系统及骨关节疾病患者为主,如中风后遗症、面瘫、小儿脑瘫、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各种痛证(头痛、各种神经痛、关节痛等)、运动伤、外伤(如颅脑外伤)和手术后遗症等。

   其实针灸对诸如失眠等亚健康状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胃脘痛、腹痛,甚至泄泻、便秘也有较好疗效,也常用于青少年近视、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小儿遗尿等。

   在特殊情况下,针灸还可用于中暑、虚脱、急性疼痛等急症。国内就规定医院急救车内必须配有针灸针,以便在抢救病人时用于刺人中穴。

   在国内外针灸还广泛应用于减肥、戒烟、美容、延缓衰老等。

   徐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咨询电话:0516-8390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