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谈谈小儿疾病的中医推拿治疗
徐州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副教授 张运生
一、中医推拿疗法
推拿又称按摩,推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医生用一定的手法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作推拿疗法。推拿疗法具有操作简便、不用针药、疗效快、治病广等许多优点。比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使精神振奋,起到兴奋剂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静下来,起到镇静剂的作用。由于推拿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不便吃药的孩子,推拿可增强小儿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
二、小儿推拿能治疗哪些疾病
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是中医推拿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儿推拿在民间流传很广,常称之为“推惊”、“摩惊”、“掐惊”等。因其疗效显著,又可避免小儿打针服药之苦,故很受病家欢迎。
推拿治疗小儿疾病范围较广,一般的常见病症都能用推拿治疗。对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发热、呕吐、腹痛、感冒、咳嗽、疳积、遗尿、小儿肌性斜颈、脑瘫、小儿麻痹症、惊风、支气管肺炎等如能及时治疗并治疗得法,疗效较为理想。对其它一些病症,如能配合其它疗法,亦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对体弱小儿还能起到保健防病作用。
三、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有什么区别
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特点与成人有别,因而在治疗手法的运用和操作方法等方面与成人推拿也不尽相同。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很多特定的穴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小儿推拿治病是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法刺激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通经络,行气血,和营卫,以调整机体的偏盛偏衰,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病的目的。
四、小儿推拿的适应年龄及禁忌症有哪些
(一)适应年龄:对六岁以下的儿童疗效较好。对六岁以上的小孩可配合成人手法进行治疗。
(二)禁忌症: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如果患有肿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胆道蛔虫引起的胆囊炎等,发病凶急,宜速转医院急诊,决不可应用按摩而延误病情。对于骨折、 皮肤破裂、溃疡、急性出血的病人等也不宜推拿治疗。
五、小儿腹泻的推拿
小儿腹泻在祖国医学中称为“小儿泻泄”、俗称“消化不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物如水样而言。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尤其是一周岁半以下儿童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为多见。发病之后,易耗伤气液,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生长和发育。所以,家长应十分重视预防自己的孩子发生腹泻,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
多数患儿家长由于不了解推拿,在小儿出现腹泻时,首先想到的是给患儿打针、吃药。但由于小儿服药有一定困难,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输液治疗也给患儿造成一定痛苦,有时疗效并不理想。采用中医推拿治疗,即方便节约,小儿又无服药打针之苦,而且见效快,一般推拿治疗1-2次便可痊愈。治疗小儿腹泻以腹部为主要部位,再配合手上的特定穴位,患儿无痛苦。目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得到了中、西医务界的肯定,也深受患儿家长的喜爱。
六、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也较多见,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大多数的孩子为独生子女,平时小儿过食零食,不定时进食等原因,出现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绝进食的厌食症。
推拿治疗本病疗效较好,而且简便易操作,一般以中脘、神阙(肚脐)穴为中心,顺时针按摩100-200次,并配合捏脊法6-7次,很快便可见效。
研究认为按摩可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加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和胃蛋白酶的含量,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也可提高血清和尿中淀粉酶的活性,增加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改善脾胃功能。
徐州市中医院推拿科咨询电话:839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