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医防治过敏性鼻炎效果好
徐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教授 市名中医 徐泳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在早上起床后会出现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症,误认为是感冒而服用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症状虽然暂时缓解,但是反复发作,遇到刺激性气味或接触狗、猫等宠物后即加重,甚至有的还出现咽痒、咳嗽、哮喘等,其实这并非是感冒,而是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何谓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物质敏感性增高而出现的以鼻腔粘膜病变为主的Ⅰ型超敏反应。临床上有常年性发作和季节性发作两型。中医称本病为鼻鼽。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的范畴,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主要与肺、脾、肾三脏之功能失调有关,多因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寒袭于肺窍致肺宣降失司,肺窍闭塞;或风热犯肺,致肺失宣降,风热郁肺,鼻窍不利,津液水湿停聚鼻窍;或素嗜肥甘损伤脾气或平素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无以充养肺气,肺失宣降,津液停聚鼻窍;或久病体衰肾气受损,肾虚摄纳无权,肺失温养,阳气易于耗散,寒水上犯,上越鼻窍,皆可发为“鼻鼽”。
世界卫生组织将过敏性鼻炎分为轻度和中重度两种程度。轻度过敏性鼻炎对患者生活并无大的影响,而中重度则已经干扰患者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下降,影响睡眠、娱乐。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是通过整体辩证,从调节脏腑功能,补益肺、脾、肾气入手,使人体对致敏原不敏感,以达到治本的目的。我们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法,即发作期除辩证内服中药、抗过敏药物治疗外,同时配合超声雾化局部治疗,能较快地缓解症状;缓解期依据中医“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能逐步改善过敏体质,有效地减少鼻炎的发作次数,减轻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理:
穴位贴敷疗法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是指将特制的药粉用某种液体调和成糊状,贴敷于身体的某些穴位,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穴位贴敷疗法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二是经络学说,三是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集之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穴位敷贴,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身体的某些穴位,通过药物的渗透、刺激作用和经络气血的传导到达病处,根据中医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刺激穴位能激发机体固有的调节功能,使失调紊乱的机能状态得到调整,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以治愈疾病的作用。有研究显示,穴 位贴敷可调整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使血清lgE水平降低,而达到改善过敏体质及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
穴位贴敷疗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二、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三、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过敏性鼻炎的日常护理:
中医认为鼻病的发生,内因多与脏腑的功能失调及个体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由外邪侵袭鼻窍所致,因此,新的医疗研究成果是以调节机体状态为原则,逐步改善机体的过敏体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为目的,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防止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和复发。
1.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受凉以减少复发。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发作的过敏源,如狗、猫等宠物以及花草、刺激性气味等,刚装修好的房屋应充分通风后再居住;避免在较短的时间内出入于冷热悬殊的环境。戒烟及避免吸二手烟,并尽量避免出入空气污浊的地方。
2.采用正确的擤鼻方法;涕量较多时可采用侧卧位,防止睡眠时鼻内炎性分泌物流入气道诱发哮喘。鼻塞严重时应针对性使用滴鼻剂,否则过度张口呼吸过敏原可以避开鼻粘膜屏障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而引发哮喘。
3.坚持每天晨起用冷水洗脸,增强鼻部的御寒能力,注意背部保暖。冬季每晚用热水烫脚,因为足有“第二心脏”之说,足浴可减轻和消除局部毛细血管的病理性异常,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消除呼吸道的炎症、肿胀、过敏现象,使呼吸道通畅,从而预防感冒、各类鼻炎的发生。
4.平时避免过食生冷、油腻、鱼虾等腥荤之物,可用生黄芪少许代茶饮,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生吃大蒜,大蒜中的大蒜素可降低体内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免疫反应,起到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作用;吃胡萝卜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其机理在于胡萝卜素可降低体内的免疫反应。另外有研究表明:大枣中含大量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可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金针菇柄中有一种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病症。平时可经常按揉迎香穴可改善鼻腔局部血液循环,达到通鼻窍之效 。经常用淡盐水冲洗鼻腔,有利于将过敏物及时排出体外,减轻鼻粘膜充血、水肿等过敏反应。
咨询电话:15150005188
门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全天,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