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西结合治疗中风,针灸显奇效
徐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 史江峰
急性脑梗死是脑病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徐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及早中西医治疗中风,针灸显奇效!
传统观念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大多是在中风后遗症期进行。因此,很多医生对脑中风患者先采取神经内科治疗,等治疗结束后,再转科进行针灸治疗,结果常常使患者错过了早期针灸治疗、促进疾病康复的机会。
事实上针灸治疗的时机对于疗效至关重要。患者在中风早期和超早期对症应用脱水剂、溶栓剂及脑保护剂的基础上,应尽早开始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经头穴针刺治疗,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针刺5~10分钟后,瘫痪肢体肌力可提高1~2级以上,这被称为针刺的“即时效应”。若进行连续、系统的针灸治疗,针刺效应会不断累加,使疗效稳定提高。
今年年初,我市60岁的患者王大爷,突然出现右侧半身不遂,经CT证实为脑梗塞,第二天被家人抬至徐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入院时,患者发病已超过24小时,右侧偏瘫,肌力0级。立即给予针刺治疗,头针捻转5分钟后,患者的肌力达到了3级,上下肢均可抬离床面,即时效应非常明显。此后,每日针灸,并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同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5天后患者可在床边活动,7天后可在室内独立行走,20天后完全康复,生活自理。
因此,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应立即开展针灸治疗。大量临床与实验证明,针刺对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脑水肿程度,减少梗死体积。针刺还可起到抑制缺血性神经元的凋亡以及提高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在中风恢复期、中风后遗症期,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我院脑病科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在应用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的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指出中经络是中风的轻症,宜养血祛风、通经活络。可用大秦艽汤加减,或服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中脏腑是中风的重症,应首先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分别对证应用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及参附汤等。同时充分发挥针灸治疗中风的优势,针对患者存在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症状,分别采用头针、项针、舌针、体针、电针等方法治疗。
实践证明,通过中西药物、针灸等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降低就医成本,提高疗效,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
专家名片
史江峰,脑病(针灸)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江苏省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硕士毕业,医学博士在读。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曾在上海华山医院进修神经内科,南京军区总院进修脑血管的介入治疗,擅长中西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对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的抢救经验丰富、成功率高。中医药、针灸治疗神经内科疾病,如头痛、眩晕、面瘫及中风后偏瘫、失语、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等后遗症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深受患者好评。
专家在线:1595226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