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谈谈伏针的适应症

阅读数(3299次)

谈谈伏针的适应症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2年7月21日

徐州市中医院脑病中心针灸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教授 吴琦

      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或复发、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缓和期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从而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冬春季节减少发作或减轻发作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

  那么,哪些疾病适合伏针治疗呢?

  1.中风偏瘫:尤其是偏瘫患者在冬季肢体麻木发凉加重,阳气偏虚的患者,通过伏天的针刺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祛寒温经的作用,从而减轻症状或者治愈的作用。

  2.腰腿痛:有些腰腿痛的患者,常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遇寒湿加重,酸痛麻木,行走不便,屈伸不利,有些患者上下楼都很困难。通过伏针治疗可以祛风湿,散风寒,通经脉利关节的作用。

  3.偏头痛:偏头痛的患者在冬春季节往往反复发作,或者冬春季节发作较重,往往是由于寒凝经脉,气血闭阻,不通则痛。许多患者发作时往往需要吃止痛片,但止痛片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且止痛片具有成瘾性和依赖性,起初一片还有效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剂量越服越大甚至失效。并且西药的止痛片对身体往往危害较大,采用伏针疗法可以通经络散风寒活气血止疼痛。

  4.肩周炎:肩周炎又叫冻结肩,患者往往肩部疼痛抬举困难,甚至不能做梳头等动作。有的患者夜里疼痛难忍难以入睡,此病往往由于寒凝气滞经脉不通。通过伏针治疗往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眩晕:有些患者眩晕头重如裹,发作较甚的患者甚至呕吐行走不稳,往往是由于寒湿上犯清窍,清窍被蒙,本病可以采用伏针治疗,疗效比较显著。

  6.脾胃虚寒慢性腹泻:许多患者大便溏薄,伴有面色委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胃脘部冷痛不适,虽经西药治疗,经久不愈,形成脾胃虚寒,慢性腹泻。通过伏针治疗可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扶正止泻。

  7.除了以上病症以外伏针还可以治疗各种虚寒性神经痛,关节炎,肌肉的酸痛麻木和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