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优势
徐州市中医院骨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教授 徐州市人民满意医生 杨六中
徐州市中医院在长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骨折,总结以下优势。
一、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并重
“肢体损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这很明确的说明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受了伤,不能只从局部着手,而应该从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关系去考虑。治疗骨折,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能去则骨不能接。”中医所指瘀血包括气血障碍和局部的血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肿过大对于骨折两端向中央伸展的成骨细胞的会师起到阻碍作用。且血肿块为良好的细菌培养基,血肿的存在,加大了创伤后感染的几率。为达到早期活血化瘀的治疗目的,中医主张内外用药:内服活血化瘀方剂,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膏药。
二、固定与活动相结合
中医的局部包扎固定方法,体现了骨折愈合所要求的动静结合原则。如踝部骨折,手法整复后,采用内翻或外翻夹板固定,夹板虽然超过踝关节,踝关节可照常背伸跖屈活动。对股骨粗隆骨折,股骨干骨折,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和比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伤口未愈合前,还需要在短期内加用骨牵引,外固定用具是夹板、纸垫等。骨折部位行小夹板外固定,无需固定骨折的上下临近关节,手法复位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因长期石膏外固定导致的关节僵硬。较石膏外固定相比,小夹板外固定具有极大的优势。因为它只固定受伤局部,而不将关节固定。利用有弹性的夹板,纸垫,把骨折局部固定起来,既可以保持整复后的骨折位置,限制骨折断端的活动,减少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又能让肢体和肌肉进行必要的生理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血流速度。当肢体运动时,外固定随着肢体而运动。由于纸垫的压力和固定夹板的弹性作用,使肌肉收缩活动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传达到骨折端,在骨折端之间产生一种对向挤压的作用,可以保持骨折的良好位置,促进骨折愈合。这种生理刺激,对骨折的愈合是有利的。
三、强调筋骨并重,利于局部功能恢复
经过固定后,初肢端可能有些肿,对肢端及骨折部的上下关节,每日进行按摩,并鼓励病人在可能范围内主动活动。根据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早期局部用药初选用具有消肿止痛药膏,以减少局部炎性反应,减轻局部软组织水肿。待肿胀消退后,改用促进骨折愈合,强筋健骨胶囊,以行促进骨折愈合治疗。
市中医院骨科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发现,大多数尺桡骨远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锁骨骨折,胫腓骨远端骨折及手足长骨骨折均可应用手法复位配合夹板纸垫等固定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开放性的下肢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也其独特之处。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优点:骨折愈合快(较单纯西医疗法可快1/3),疗程短(较单纯西医疗法缩短了1/2),功能恢复好(一般骨折的功能恢复满意率为95%),医疗费用省(仅及过去的1/10),病人痛苦小,治疗过程中合并症很少发生,诸如关节僵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等合并症即所谓的骨折病基本消失。骨折不愈合率由过去的平均5%~7%下降到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