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医药预防感冒
徐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硕士 翟芳芝
中医药在预防感冒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在中医整体调摄,因人、因地、因时三因施防,注重非特异性预防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应用中医药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一)药食同源,药膳是药与食物的有机结合,对预防感冒是有益的。
1、豆豉二白汤:淡豆豉12g,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烧沸,乘热服用。适用于深秋、冬季寒冷季节服用。
2、姜枣苏叶饮:苏叶3g ,生姜3g,大枣3个,红砂糖15g。生姜切丝,大枣去核切片,与紫苏叶同装入茶杯内,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加入红糖搅匀,趁热饮用。适用于深秋、冬季寒冷季节服用。
3、、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30g、大枣6枚,加水适量,煎汤备用;小米或大米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适宜于春季时节服用。
4、菊花芦根茶:菊花5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适宜于春季时节服用。
(二)药物预防
根据前述中医药预防感冒的特色与原则,继承古今医家防治感冒学术经验,依照中医基本理论进行归纳、综合,并密切联系适应人群的体质状态,结合时令季节等因素,形成如下三类方药,供在预防感冒中参考选用。
处方一:党参9g、柴胡6g、黄芩10g、苏叶6g、炙甘草6g。
功能:益气发表
适应人群:容易气短、疲乏,有时汗出,不耐寒热,对外界环境敏感易感冒者。此类人群在寒冷多风时,更易感觉不适。
处方二:北沙参10g、桑叶10g、菊花10g、金银花12g、连翘12g。
功能: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此类人群在气候干燥时,更易感觉不适。
处方三:藿香10g、佩兰10g、苍术6g、紫草6g、生甘草6g。
功能:调理胃肠,解毒化湿
适应人群:面色偏暗或欠光泽,口中粘腻或甜,肢体不爽或有沉重感,喜食肥甘厚腻,便溏或易腹泻。该类人群在气候潮湿时,更易感觉不适。
处方四:黄芪10g、紫苑10g、白前10g、陈皮10g、杏仁10g。也可服用补肾固本颗粒较为方便。
功能:益气宣肺,止咳化痰
适应人群:平素容易感冒、咳嗽、咯痰,既往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人群。
在应用中药预防时,要区别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因人选择中药预防处方。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减量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服用中药预防处方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对中药预防处方中的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咨询电话:13852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