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冠心病的饮食疗法

阅读数(3443次)

冠心病的饮食疗法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09年6月20日

徐州市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副教授  王忠良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为7%,现有7000多万人,其中40岁以上年龄者,发病率为44%,且有逐年增多趋势。冠心病正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如何加强冠心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中医认为冠心病因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年高体弱、胸中阳气不足,气滞血瘀,心脉痹阻所致,属胸痹范畴。故多以通补治其本。而饮食调配更为重要,宜控制热能的摄入,限制脂肪和胆固醇,保障优质蛋白的供给,以及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1 冠心病的饮食疗法

  1.2 饮食方式合理化  冠心病的营养与饮食,原则应该是: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避免刺激,少食多餐,容易消化。冠心病平时宜适当多吃些营养丰富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优良蛋白质、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C。教育病人应尽可能地多吃一些瘦肉、鱼肉、鸡蛋、乳类、黄豆或豆制品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蔬菜和水果的好处是,既能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又能通利大便,预防便秘。

  采用定时、定量和少食多餐的方法。一日吃4~5餐,每餐吃八分饱,如果每餐都吃得过饱,使胃腔过大,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影响膈肌活动。切忌暴饮暴食,否则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血脂代谢紊乱是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尽量避免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脂肪、动物内脏(猪肝、肾、脑、鱼子等)。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可以吃蛋黄,这是因为蛋黄内既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磷脂,后者可以对抗前者,有抑制胆固醇和软化血管的作用。因此,冠心病患者每天吃1个蛋黄,对人体的保健是非常有益的。

  1.3 少食甜食品及纯糖  糖在细胞内转化为脂肪醇,并进而合成脂肪,吃糖过多,剩余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积存于脂肪细胞内,许多微小的脂肪细胞,合成细胞组织,分布在肌肉、皮下以及环绕在各种脏器上,吃的糖越多,脂肪细胞越增厚,身体也就越发胖,越对心脏不利。

  1.4 控制钠盐摄入  如果体内钠盐摄入过多,水分就要按比例地增加,全身血容量也就增多,直接增加心脏负担,往往会诱发心绞痛或加重心力衰竭的程度。因此,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中必须限制食盐的摄入,采用低钠饮食,一般每日不超过5g。如患者出现全身浮肿、肝肿大、尿量减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说明已发生了心力衰竭,此时应给患者无盐饮食,同时严格控制饮水量,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与进水量。

  1.5戒烟限酒  香烟含有尼古丁可以引起血管收缩,促使血压升高,心跳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降低心脏功能,加重有病的心脏负担,也是诱发心绞痛的常见因素之一。香烟能损害血管内皮,导致血栓生成。所以奉劝冠心病患者要严格禁止吸烟。

  酒内含有酒精,而酒精可兴奋大脑,有促进血液循环和帮助消化的作用。如果血压不高无肝病和溃疡病,每日早晚可少量饮些酒(<30g酒精),这对冠心病的恢复是有一定好处的。

  2 对因食疗

  冠心病发生与高血压病、糖尿病、精神过度紧张、缺少体力活动、体型肥胖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因此,冠心病患者尚需根据自己的合并症进行饮食调养。如高血压病者应低盐高镁高钾饮食;糖尿病者应糖尿病饮食;体型肥胖应低糖低脂饮食;等等。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适宜选择的食物有:(1)含纤维素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如粳米、小米、玉米)、豆类及大豆制品。(2)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P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小白菜、油菜、西红柿、大枣、桔子、柠檬)。(3)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如酸奶、鸡蛋清、深海鱼)及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瘦猪肉、牛肉)等等。近年来研究表明,葱蒜中含挥发油可预防冠心病,也应适当摄取。还有一些食物有降脂作用,作为辅助治疗也可

  选择,如:鲜蘑菇、黄花鱼、韭菜、芹菜、茄子、黑木耳、核桃仁以及一些菌藻类和豆类食品。

  应该少吃或不吃的食品有:(1)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2)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猪皮、蟹黄、全脂奶类、腊肉及水产品中的螺、鱿鱼等。(3)含糖量高和热量高的食物:如冰淇淋、巧克力、奶油、蔗糖、蜂蜜等。(4)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白酒、浓茶等。后,还应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5g。

  后,提醒冠心病患者:通过平时生活饮食治疗固然重要,但决不能取代药物、PCI或CABG等治疗措施。

☆门诊咨询热线☆

           大厅咨询台:0516-83902087       客户服务中心:0516-83902161
          病房服务科:0516-83902045       体检中心:0516-83902163
          急诊科:0516-83902034          发热门诊:0516-83902019
          心血管内科:0516-83902088       脑病针灸科:0516-83902079
          肛肠科:0516-83902032          皮肤科:0516-83902028
          内科:0516-83902055             外科:0516-83902037
          风湿免疫内科:0516-83902183    呼吸内科:0516-83906290
          消化内科:0516-83902054         肿瘤内科:0516-83902150
          内分泌科:0516-83909618         普外科:0516-83902037
          微创外科:0516-83902133         心胸外科:0516-83902173
          乳腺外科:0516-83902179         泌尿外科:0516-83902186
          脑外科:0516-83909609          妇科:0516-83902053
          不孕不育一室:0516-83902185     不孕不育二室:0516-83902146
          骨科:0516-83902128             儿科:0516-83902040
          男性科:0516-83902039           推拿科:0516-83902144
          针灸药氧科:0516-83902111        康复科:0516-83902029
          眼科:0516-83902027             耳鼻喉科:0516-83902084
          口腔科:0516-83902205           肝病科:0516-83902059
          感染疾病科:0516-83906250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