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狂犬咬伤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几乎高达100%。狂犬病主要是人被疯狗咬伤所致。同时,带有狂犬病毒的病猫、病狼、病狐、病鼠和吸血蝙蝠,也可传播这种病。当这些动物咬人时,它们将存于其牙齿或唾液中的狂犬病毒注入人的伤口内,随之传入人体,进入神经系统,不断生长繁殖,如不注射狂犬疫苗,病毒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就开始发病。一般的说,被这些带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经过少者3~10天,多者1年至几年(长者5年)的潜伏期后,就会突然发病。一旦发病将很难治愈。
1.狂犬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狂犬病发病大体分3个阶段,各阶段的症状如下:
(1)发病初期(即前驱期),大多数病人有低热、头痛、倦怠、恶心和烦躁症状出现。这时原被动物咬伤的局部发痒、麻痛或有蚁走感等不适的异常症状出现。
(2)发病中期(即兴奋期),病人由倦怠、不安等症状很快转为恐惧、怕风、怕声、怕光、流涎、咽喉痉挛、吞咽与呼吸渐难、出大汗、心慌、气喘、血压升高;叫喊饥渴,但又不能进水进食,甚至一见水就全身抽搐,惊恐不安。
(3)发病晚期(即瘫痪期),从发病初至本期大约3~6天。此时出现极度怕水、怕声、怕风、怕光,吞咽、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而肢体软瘫,昏迷躁动,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一般从发病到死亡约为3~10天。但由于医学科学的进步和新技术的采用,也有极少数狂犬病人被救活康复的。因此,对狂犬病患者应采取一切救治办法,尽可能减少其痛苦,延长其生命,千方百计提高救活率。
2.狂犬病的救治、护理与预防
(1)被疯狗等动物咬伤后,不要先止血,应先用20%肥皂水反复洗冲伤口及伤口周围皮肤;或用1%的新洁尔灭冲洗伤口,然后再用50~75%的酒精反复涂伤口,后再用2.5%碘酒纱布堵填伤口,消毒止血。除大血管被咬破需缝合血管外,伤口不要缝合、不要包扎。伤后用中药番薯叶、番木鳖各适量捣烂成泥,敷于伤处,有解毒作用。
(2)不论是否属于疯狗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均务必设法在2~3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尤其是被咬伤的头、颈、四肢伤口大而深者。注射疫苗时要先作过敏试验。次皮下注射疫苗2毫升,于第0、3、7、14、30天各注射1次,5次共为1预防疗程。因患者注射疫苗3周后才产生免疫力,故被咬伤7天后再注射疫苗者,则多难以阻止发病。
为预防被疯狗等动物咬伤,除应学些防治知识外,外出时可备些必需的外伤消毒止血药品,以防万一,便于救人救己。
(3)如被疯狗等动物咬伤后出现怕水、怕风、怕光、怕声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应迅速将病人置于安静、遮光、阴暗房子内休息。如吞咽困难时,可用1%可卡因涂喷其咽喉部位,以减少咽喉痉挛,便于饮水进食。
(4)在条件许可时,可用10%水化氯醛30~40毫升灌肠,每天4~6小时1次,或肌肉注射0.2~0.3毫克鲁米那,每日3~4次;或口服安定5毫克,每日2~3次,使病人镇静、睡眠。如病人无法进食饮水,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1000毫升,每日2~3次;或用鼻饲灌注牛奶、流质营养,以防病人因饥渴而衰竭。
(5)中药可服用“加味人参败毒散”解痉,镇静;或用河螃蟹一大只去壳、捣烂,用黄酒加热冲服,有解热、祛风、镇静作用。
(6)凡狂犬病已发病者,应迅速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