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正确认识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多于儿童时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类疾病,发病率约为10%,男女比例为3:1,在我国发病人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发病的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多认为与遗传、外伤、精神因素等有关。临床常见到以头面部、躯体、上肢下肢的多发性肌肉抽动及喉中发出奇特声音为主要症状,有部分患儿早期仅表现为眨眼、摇头、耸肩或清嗓,抽动是一种不随意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没有节律性的运动,常常可被控制住很短的一段时间,实验室检查多无特殊异常,脑电图检查正常,智力测试基本正常。患病初期家长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家长认为眨眼是眼睛的毛病,清嗓是喉咙的毛病而给患儿点眼药水或吃润喉片,致病情迁延而加重。本病常常反复发作,常因感冒、情绪激动、环境改变而加重,当患儿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或放假的时候症状往往减轻,睡眠时则消失,而刚开学或考试的时候症状往往加重。当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抽动症状时,不要过分着急,不要训斥孩子,也不要忌讳求医,要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本病患儿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对其心智发育和学习成绩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首先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疾病,并不是患儿故意的模仿,不要批评和训斥患儿,给患儿安慰和鼓励,解除患儿的各种心理困扰,正确处理所遇到的问题。避免精神刺激,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儿童学习负担,饮食宜清淡,不宜进食兴奋性刺激性的饮料。现代医学治疗多选用氟哌啶醇或泰必利口服,有一定疗效,但部分患儿可产生嗜睡、乏力、心动过速、震颤等副作用,且减量或停药后容易复发。
中医认为本病与先天禀赋不足,五志过极有关,病位在肝肾,与心脾二脏关系密切,治疗上采用滋阴潜阳安神益肾为法。我科在此法治疗基础上,研制出脑静一号糖浆,同时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大部分患儿到青春期症状可缓解,也有部分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
徐州市中医院儿科咨询电话:0516-8390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