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防治
一、前列腺炎的分类:
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分类标准(1995年)分为: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Ⅰ)。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类)。3、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 疼痛综合征(Ⅲ类)。4、无症状类症性前列腺炎(Ⅳ类)。

其中慢性前列腺炎多见,急性前列腺炎罕见,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占大多数。
细菌性前列腺炎占5%,非细菌性CP占95%。
二、概念:
1、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即充血性前列腺炎,充血、水肿、导管阻塞、纤维化。2、盆腔疼痛综合征:由于盆底肌群(提肛肌、梨状肌)的痉挛及前列腺、尿道肌肉的痉挛而致的疼痛及排尿异常。
三、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盆腔疼痛综合征):
1、频繁的性生活,性冲动,性刺激(如手淫、黄色书刊、光谍等),性生活时忍精不射。)2、饮酒、食辛辣刺激物如辣椒、生蒜、生姜、生葱、胡椒、花椒等。3、长期忍尿习惯。4、会阴部长久压迫,如长久坐而不动,坐车不动、长久骑自行车、骑马、驾车。5、受寒冷刺激。穿着过少,夜间休息着凉,下冷水等,夏天空调温度过低。6、不洁性生活。7、龟类龟皮炎及包皮过长,包茎。
四、发病机制:
很复杂,有:1、尿液返流(化学性前列腺炎);2、交感神经失调;3、肌肉痉挛;4、免疫失调;5、病原体等多种因素的参与。
五、临床表现:
1、症状:
①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后余滴不尽。尿道不适,在排尿或大便时有乳白色的分泌物。②疼痛:会阴部、睾丸、阴茎、腰部、上区、腹股沟、股内侧等处的疼痛及尿痛,射精痛及阴囊潮湿。③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阳萎、早泄、不射精、遗精、血精、不育。④精神症状:焦急、情绪低落、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等。
2、特征:直肠指检:前列腺大小正常或缩小或水肿,压痛阳性表面欠光滑,不规则,质地略偏硬,或有韧性,或有结节。
3、实验室检查:
前列腺液检:白细胞多在5-10之间,卵磷脂体少。
前列腺液细胞培养:阴性。
六、治疗
1、西药:支原、衣原体感染选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奎诺酮类抗生素其中一种治疗。
2、中医:辨证型
①湿热型:草解分清饮;②色滞血痂型:前列腺汤;③中虚型:补中汤;④肾虚型:大葱丝子丸。
本院特色方剂:消痛1号
3、物理方法:微波、起波、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中波方法,磁场疗法、远红外线疗法。
4、外治法:①贴脐疗法; ②前列腺按摩疗法;③针炙:体针或耳针;④栓剂肛门塞药或中药灌肠。
5、食疗:苹果疗法、西红柿、南瓜、坚果、南瓜子、大豆及花粉。
七、预防:
1、精神放松;2、劳逸结合;3、恰当体育锻炼;4、注意饮食调节,忌酒、辛辣刺激物;5、性生活有规律;6、洁身自好,注意清洁卫生,房事前清洗;7、防寒冷刺激,保暖;8、防会阴挤压,常走动;9、防忍尿、忍精,改变忍尿、忍精不射的习惯;10、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