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钙化与乳癌
徐州市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吴建华
患者:我前些日感觉乳房微痛,医生给我拍了X片,看到一些微小钙化点,就建议做X线下穿刺活检。我不到35岁,自己觉得不可能是癌,就没做。尽管如此,但被吓得够呛。我想问问,微小钙化点有必要做X线下穿刺活检吗?能否2个月或3个月后再拍X片观察进展?很多原因可以引起微小钙化点,如果真是乳癌,那么X片看到微小钙化.点时是哪期呢?会因晚3个月诊断而丧失乳癌早期治疗时机吗?
详解X线钼靶检查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疾病,且种类较多,如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其中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能早发现、早治疗,则愈后较好。随着影像技术学的发展,乳腺钼靶X线机、增感屏的不断改进及高速对比胶片的应用,使乳腺X线照片具备对比度良好、图像清晰的特点,可清晰显示乳腺内小于1厘米的病灶,并可准确定位,甚至可以发现临床医生可能忽视的结节性病灶,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乳腺的X线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全面、直观和费用低廉等优点,已成为乳腺临床检查和普查的方法,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近出现的数字乳腺摄影,不仅使曝光量减少,还可将所得到的信息按诊断要求进行处理,限度地减少影像信息的丢失,在X线诊断和发现微小乳腺癌方面有希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详解“钙化”
在众多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中,以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显示其钙化为敏感,而早于肿块的钙化则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征象。当然,这也有良恶性之分。
良性病变的钙化多比较分散,密度也较一致,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如边缘光整、中心透亮的铸型钙化多见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簇状分布的新月形或珍珠状钙化常提示纤维囊性变或退变;环形钙化常为脂肪坏死所致。
恶性肿瘤的钙化边缘模糊,多呈泥沙样、细粒状,密集成簇,单位面积内数目较多,每平方厘米内常多于15枚,密度不一、浓淡不均,钙化粒微小,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的铸型钙化多为高分化的原位导管癌。乳腺导管癌的钙化多为线状,长短不一,直或分叉,边缘模糊,在一丛钙化点中有2—3个此种线状钙化即可诊断为恶性。恶性肿瘤的钙化一般位于肿块内,也可位于肿块外。成簇的细粒样钙化伴少量铸型钙化也多为恶性肿瘤所致。
此外,乳腺癌的钙化在不同病期可有不同表现。要注意发现伴有或不伴有肿块的微小钙化、泥沙样钙化,它们常见于乳腺癌。
从以上可知,钙化有良、恶性之说,但当疾病处于早期或是不典型征象时,要想达到诊断就比较困难,因为这种诊断毕竟是通过间接征象来为患者“把脉”。只有通过穿刺活检,取某一组织在显微镜甚至是在电镜下观察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否则,没有病理学诊断的结果其准确程度会打“折扣”。穿刺不同于手术大动干戈,是一种微创的检查方法,只需夹一块小小的组织即可,事后遵从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不影响工作与生活。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患者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这种检查在国外司空见惯,随着循证医学的开展,我国也会逐步与国际接轨。徐州市中医院较早引进钼靶乳腺机,每年通过拍片定位活检确诊的乳癌有50多例,早期病例约占30%。
那么,穿刺活检是不是的呢?尽管其属于微创手术,但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穿刺时病变区组织没有被活检到。因此,在拍片与穿刺活检时,患者在同一状态下进行,避免呼吸甚至是移动而产生距离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压迫时尽可能地保持相同的压迫厚度,以减少失误。
科学随访
如果在诊断上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就要采取随访。通常随访时间间隔为3个月或半年,以X线钼靶为主,进行前后两次或是多次的对照分析,看看病变有否改变。在高度怀疑时有必要进行CT、磁共振检查,以获得综合性影像学资料。对于已确诊为乳癌的患者,手术过后也得进行随访。通常在手术早期,随访较为密切,且以CT检查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没有特殊改变的情况下,可适当将随访时间间隔拉长,改为1年1次。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进行X线胸片与CT检查的间隔随访,来缓解其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