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疣状胃炎会癌变吗

阅读数(2777次)

疣状胃炎会癌变吗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2年1月12日

徐州市中医院内镜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胡兵

  疣状胃炎又称痘疱状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内镜下特点是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的多发疣状糜烂,原因不明。病灶具特征性,呈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直径大多<10 毫米,高约 2 毫米,亦有呈条状的,多数隆起中央有脐状凹陷糜烂,色淡红或覆有黄色薄膜。多数分布于胃窦,少数可见于全胃,个别为单个或 2~3 个孤立存在。对疣状胃炎的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检查。

  目前认为疣状胃炎有癌变的倾向,并与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疣状胃炎多见于 30~60 岁,男性多见。其病程较长 ,有的几个月内自行消退( 未成熟型 ),有的可持续多年 ( 成熟型 ) 。临床上检出的疣状胃炎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多为上腹痛,其次为反酸、腹胀、食欲低下、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体重下降等。未成熟型病变主要由组织炎症水肿引起,病变隆起较低,顶部的脐样凹陷大而浅,好发于胃窦黏膜皱襞上,病变可在数日、数月内消失。成熟型由未成熟型转变而来。隆起性病变主要为组织增生所致不易消退。内镜下隆起的起始部较陡,隆起较高,顶部脐状凹陷小而深,或脐状凹陷消失而呈息肉样。本病少数为不规则性隆起,应与早期 Ⅱa 型胃癌、息肉及迷走胰腺相区别,此时依靠活检来确诊。

  有研究显示疣状胃炎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日本学者提出疣状胃炎→增生→癌变学说。有人观察了 82 例次疣状胃炎,首次内镜病灶处活检的病理学基本特征为:幽门腺和小凹上皮的增生 ,假幽门腺化生。黏膜呈急、慢性炎症,黏膜肌向固有层插入。另见肠化生 11 例( 13.41% ) ,轻度不典型增生 14 例( 17.07% ),中度不典型增生 3 例( 3.66% ),高度不典型增生 1 例( 1.22% ) 。随访 1~5 年不等,4 例发现癌变( 4.88% ),癌变的时间为数年不等,发生在原发病灶上或疣状胃炎灶旁的癌前病变黏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