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穴位敷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阅读数(3101次)

穴位敷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2年7月16日

徐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翟芳芝

   穴位敷贴疗法是在患者体表穴位敷帖药物,通过药物对腧穴经络的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可与内治之方并用”,这是咳嗽、哮喘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治法。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常选择背腧穴,背腧穴乃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解脏腑功能之要穴。可见内病外治,除药物本身作用外,主要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调整胜腑阴阳、通利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

  近年来穴位敷贴在立足于传统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常起病于感冒或急性支气管炎之后,中医认为以外感风寒之邪引起者居多。可选用有温肺化饮、散寒止咳之功的白芥子、细辛、生姜,有解痉平喘作用的延胡索,及辛温之性的丁香、肉桂,再根据腧穴主治的特点,选定肺俞、膏盲、定喘3对穴位。通过药物对穴位皮肤的刺激,使药性循经弥散,通达肺经郁滞之气,以利肺气之宣发、肃降,起到散寒利气,止咳平喘之功。冬春季节,气温低,体虚之人更易感受外界风寒之邪而诱发。选用膏肓穴就是取其同时具有主治虚劳之功效,贴敷后药物刺激经穴有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这亦可能是许多病人治疗后觉得冬天感冒大大减少,不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原因。

  慢阻肺      慢阻肺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的范畴,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内病外治贴中,甘遂泻水逐饮为主,辅以白芥子温肺祛痰、利气散结,细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延胡索活血行气四药配伍,于伏天帖敷于相关腧穴,冬病夏治,扶正达邪,使肺的宣肃肾的摄纳、脾的运化职司正常,则痰嗽诸证自消。

  哮喘      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病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凡哮喘皆由肺、肾功能失调所致。肺之喘,有虚有实。六淫、痰湿等邪阻塞气道,肺气不得升降者为实;肺气虚损而喘者为虚。肾喘则多由肾气不足、气不得摄纳而致。而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穴与经络、腑脏在生理上息息相通。因此,对腧穴进行针灸或药物敷贴就可以发挥相应经脉的作用,以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激发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敷贴治疗时间的选择:①缓解期预防发作常在夏季进行,这也是传统的“冬病夏治”,可以起到延缓发作、减轻发作期症状的作用。②近年更为人们重视的是,临床证明穴位敷贴在哮喘的发作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发作期穴位敷贴多与内治结合进行,可以促进症状缓解、控制病情。③持续期尤其是轻中度患者,应用穴位敷贴外治,对控制症状效果尤显。

  贴敷治疗贵在坚持,其实冬病夏治所治疗的是冬季的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有少数患者因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就放弃了继续坚持治疗的想法,使疾病迁延难愈。其实,每位患者要连续3年进行“冬病夏治”,使治疗效果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