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二十五问

阅读数(3893次)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二十五问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2年9月29日

  脊髓损伤(SC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国外SCI的主要原因是车祸、运动损伤等。我国则为高处坠伤、砸伤、交通事故等。SCI造成的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介入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徐州市中医院康复中心主任   主治医师   张冰

  1. 脊髓损伤容易造成哪些功能障碍?

  (1) 肌肉瘫痪:可以来源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失能,也可以由于长期不活动导致的废用性萎缩。

  (2) 关节挛缩变形:长期缺乏活动后由于肌肉纵向萎缩和肌腱弹力纤维的缩短,导致关节挛缩,甚至骨关节畸形。

  (3) 肌肉痉挛: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往往合并脊髓中枢兴奋性失控,导致肌肉张力过高、活动过度活跃或痉挛。

  (4) 压疮:与SCI患者的感觉障碍、身体活动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等密切相关。

  (5) 疼痛:原因复杂,主要为中枢性和躯体性疼痛。

  (6)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包括自主神经功能丧失和过度反射,导致突发性严重高血压。

  (7) 性生活/生育:SCI患者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性生活和生育功能障碍。

  2. 脊髓损伤什么时期介入康复治疗?

  当临床抢救告一段落,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基本平稳、脊柱稳定既可以开始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患者骨折部位稳定、神经损害或压迫症状稳定、呼吸平稳后可进入恢复期康复治疗。

  (接上期)3.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1)物理治疗:主要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度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例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从轮椅到厕所马桶等移动动作)。

  (2)作业治疗:主要是日常生活动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动作(如编织等),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另外,作业部门还给患者提供简单的辅助工具,以利家庭生活动作的顺利完成。

  (3)心理治疗:针对心理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反对独立求适应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的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4)康复工程: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着站立和步行,另外也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靠这些工具来补偿功能的不足。

  (5)临床康复:用护理和药物等手段,预防各种合并症发生,亦可进行一些治疗性临床处理,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6)文体康复:利用文娱、体育手段使患者进行全身综合训练及轮椅的使用训练(如耐力和技巧训练),并且为进行社会活动做出适应训练。

  (7)理疗:利用水疗、光疗、生物反馈等有针对性促进康复。

  (8)中医康复: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手段,促进康复,另外针对合并症治疗,亦可广泛使用中药内服、外用。

  4. 急性脊髓损伤基本康复程序有哪些?

  根据康复评定制定康复基本目标后,参考患者各方面情况(如年龄、伤后时间及脊柱稳定性、有无复合伤和并发症等)和预计康复时间制定康复程序,即制定康复阶段性目标和阶段康复治疗方案。对于急性脊髓损伤基本康复程序如下。

  1 急性不稳定期 伤后1~4周左右,脊柱或病情尚不稳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床上(床边)康复:ROM训练、肌力训练、呼吸训练、床头抬高训练、间歇导尿和膀胱训练及体位变换等。预防早期并发症和康复护理。

  2 急性稳定期 伤后5~8周左右,脊柱或病情基本稳定。继续必要的药物治疗,佩戴支具。离床进入PT、OT康复训练室训练:ROM训练、肌力训练、呼吸训练、翻身起坐训练、斜台站立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及手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中加强指导患者的膀胱训练和ADL自立。

  3  恢复前期 伤后8周~3个月。继续进入PT、OT康复训练室训练:ROM训练、肌力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及手功能训练,逐步进行站立训练、移乘训练和轮椅训练或平行杠内步行训练。康复护理要尽量鼓励患者ADL自立。

  5. 脊髓损伤的康复效果如何? 不同损伤平面的效果有何不同?

  脊髓损伤康复的效果在医学上称之为"康复目标"。这个目标可因不同损伤平面所造成的残疾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粗略地分,颈髓损损所造成的四肢瘫康复效果比胸腰段损伤所造成的效果要差。

  一般情况下,颈4损伤的病人,基本生活要靠别人辅助,但可依靠自助具吃饭,可以靠头部控制长靠背电动轮椅。颈5损伤的病人,桌上的动作可自理,其它仍需别人辅助,可使用长靠背手动轮椅。颈6损伤的病人,日常生活动作可大部分自行完成,可水平移动,可推动手动轮椅。颈7损伤的病人,日常生活动作可自理,可翻身起坐,可支撑起身体做转移动作。使用手动轮椅自如。颈8、胸1损伤的病人,可使用长下肢支具及双拐小范围步行。 胸1、胸2损伤的病人完全不需要别人辅助,其它情况比胸1更好,与胸11情况基本相似。胸12损伤的病人躯干平衡好,用长支具、双拐可步行、上下楼梯。腰1损伤的病人基本同胸12,但骨盆可上提。腰2损伤的病人可用支具完成实用性步行。腰4、骶1损伤的病人可用短下肢支具步行。

  6. 脊髓损伤训练多长时间合适?

  至于训练多长时间才可达到上述目标,如果在康复专科医院,颈部损伤约需要8~12个月,胸腰段约需4~6个月。当然达到上述目标,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在社区或家中完成,时间也相对长一些。一般情况下,年轻体力好的训练时间相对短,年老体弱病人训练时间相对延长。值得指出的是,除体能训练外,尚需花一定费用来配备支具和轮椅,否则很难达到上述目标。

  7. 脊髓损伤后的护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1)注意病人一般情况,如在急性期,应住医院中(一般1~4周内)。应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注意是否发烧、颤抖、出汗、烦躁不安,大小便是否通畅。如果输液,更应注意尿量是否增加,如有伤口,要注意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有引流要注意流液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或护士。

  (2)每2小时翻身一次,颈部受伤或手术病人要轴向翻动(即头和躯体同时翻动,不能在翻身时造成头部转动)。防止压疮,骨突起部要垫起(头后枕部、肩胛部、骶尾部、双髋部、双内外踝部、足跟部、双膝关节部),但注意不要使用圆形气垫,因为这样垫会引起静脉血流不好。骨突起部要用手轻轻按摩,有颜色改变要让医生看。

  (3)给病人定时饮水,每小时一小杯(约125m1),不要一次口渴大量进水。

  (4)多吃营养食品和水果,注意大便情况,超过3~7天无大便,要在肛门内快速注入开塞露2支,过于干燥要戴手套(乳胶)挖出,手要轻柔,防止肛裂,同时可口服一些蜂蜜,缓泻药(如番泻叶泡水或中药麻仁润肠丸等)。

  (5)活动各个关节,尤其是瘫痪部以下大小关节均需活动,要轻柔,每个关节活动为每日2次,每次1~2分钟,要按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活动。

  (6)注意双下肢有无肿胀,如肿胀为深静脉血栓出现,不要再活动,要稍抬高患肢,并请医生检查。

  (7)如活动后肢体肿胀,有青紫色,则有可能有肌腱裂伤或骨折出现,要停止活动,请医生检查。

  (8)要安慰病人安心养病,鼓励病人战胜残疾的信心。

  (9)盖被时,足下要放一软枕,使得关节保持90度,不要用被压足部,防止造成足下垂。

  (10)病人的体位一般为侧卧、仰卧位,如果骶尾部有压疮,也可俯卧位。当然,病人病情稳定后也可采用坐位。任何体位的变换,都必须经医生护士指导过后遵照执行。一般说,头颈、胸、腰部不应有扭动,各种体位均应有软垫支持,并且保护骨突出部,应使姿势稳定。

  8. 压疮是如何造成的?有何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