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小儿腹泻

阅读数(3066次)

小儿腹泻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3年3月2日

徐州市中医院儿科 主任中医师 教授 王俊侠

  小儿腹泻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其主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以夏秋季多见。

  婴幼儿腹泻中有一种生理性腹泻,共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理性腹泻都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大多在出生6个月以内出现。2、大便次数每天从2~3次到8~9次不等,像糨糊一样,没有特殊气味。化验室检查正常。3、孩子尽管有一些腹泻,但这些孩子一边拉稀,一边继续长胖,生长发育不受影响,食欲好,没有病态,所以这种腹泻称生理性腹泻,不必处理。

  其次,腹泻还有季节性,有一种秋季腹泻通常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临床发病高峰在每年10~11月份。起病急,一般先有发热、咳嗽、流泪等上感症状,1~2天后出现腹泻大便一天数次到数十次,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腥臭味,或伴有恶心呕吐。由于腹泻数次多,还可能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

  判断脱水轻重程度:1、轻度脱水:小儿有口渴感觉,烦躁爱闹,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而且颜色深而黄。对轻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的患儿,可口服补液盐,也可用自制口服补液盐:糖盐水:500ml温开水+1.75g盐+白糖10g,米汤加盐:500ml米汤+1.75g盐,用法:一般每kg体重20~40ml,4小时用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1.75g盐相当于啤洒瓶盖的一半,10g白糖相当于2小勺。

  2、重度脱水:小儿烦躁不安,眼窝及前囱凹陷,哭时泪少,口唇干燥,皮肤被捏起时皱褶恢复较慢(多于2秒钟),尿很少甚至几个小时无尿,严重者嗜睡,四肢冰凉,脉搏不清,这种脱水情况应及时去医院静脉补液。治疗:西医治疗采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就诊时需要家长留取患儿新鲜大便,以作大便常规检查,必要时作大便培养。

  中医治疗可用医院自制散剂口服及暖脐膏贴脐:1、湿热型:证见泻痢如注,粪色深黄臭味异常,便次多,常伴发热、烦躁口渴,大便常规常见白细胞或脓球或红白细胞,用清肠止泻散。2、伤食泻:粪质稀溏,夹有食物残渣和乳块,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质臭,不思乳食,大便常见脂肪球,用消食止泻散十暖脐膏。3、脾虚泻:病程较长,泄泻反复发作,时发时止,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大便常规多无异常,可用健脾止泻散+暖脐膏或配合捏脊疗法。

  预防与护理:1、节制乳食,周岁以内婴儿,提供母乳喂养,添加辅助食品,不宜太快,禁止多良脂肪及生硬食物。2、调适寒暖,注意气候变化避免过热或受凉。3、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