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冬季滋补别步入误区
冬令进补是一种时尚,很多人入冬以后就开始补了,但由于没有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进补,有时会出现口腔溃疡、上火、肚子胀、便秘、睡不着等症状,这是滋补品吃多了。人们在滋补中有以下几个误区。
补得太早 中医认为,的进补时间是从"冬至"开始,这时进补可以为来年春天预防传染病、增进体质打下基础。但很多人一进立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进补,这时天气还非常干燥,进补宜平补,选用药性相对平和的药物,如山药、百合、枸杞、西洋参等。若用温热性补品多了很容易破坏身体气血平衡。
补得太多 不该补的人乱补是冬令进补中一个常见的误区。对于体质比较好、能正常进食的年轻人来说,不提倡进补。真正要补的应该是年老体弱者,以及亚健康人群。
补得太乱 不少人在进补前,还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体质,就乱吃一气。
只补一种 一提到进补,就是羊肉、狗肉,或者只补大枣、核桃、阿胶、人参,这样很容易造成体内营养失衡。
在此建议,如果身体常感不适,到医院又查不出毛病在哪儿,那就属于应该进补的亚健康人群,可以根据相应的症状吃进补食物及药物。如没力气、打不起精神,喝点鸡汤、排骨汤、吃些补气的中药如黄芪、党参、西洋参等;头晕眼花、脸色黄、月经量多、四肢不温,喝点当归生姜牛肉汤、桂圆莲子大枣粥、乌鸡青笋枸杞煲等。
近年流行的膏方是一种能在肠胃中缓慢吸收的长效补药,特别适合亚健康的人群冬天进补。特别提醒,不要盲目相信网上流传的千篇一律的膏方,而应该到正规的医院,请医生帮你分辨体质,然后选择适合您的个性化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