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大寒养生要“转轨”

阅读数(2181次)

大寒养生要“转轨”

发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时间:2011年1月18日

      1月20日,我们将迎来24节气中的"大寒", 大寒节气虽是一年中的后一个节气,但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做好大寒时节的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大寒"之后就是"立春",是农历新一年中的个节气。从"大寒"到"立春"这段时间,气候特点是由"冬藏"转轨至"春生",正是天气由冷逐渐转暖的阶段,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饮食起居要做出相应调整。

      起居:早睡晚起

  古文解释"大寒者,乃凛冽之也",所以,在起居方面,我们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注意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

  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这就是说,大寒时节除了要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也要随着气温的变化而随时增减。具体来说,还需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分门别类地进行保护,比如:胃寒脾虚的人特别容易受寒,建议此类人戴一个围兜来保护脾胃;而肾阳亏虚、慢性腰腿疼痛的患者受寒之后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妨使用一个腰托来防寒。

 饮食:保阴潜阳护脾肾

  在饮食方面,大寒时节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但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等进行调理。

  食补在大寒时节中的调养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应把重点放在固护脾肾和调养肝血方面。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龟、木耳等。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病状选择服用,如体质虚弱、气虚之人可服人参汤;阴虚者可服六味地黄丸等。

        心情:平和舒畅

  在我国民间,曾有"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只有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人体才能抵御得住严冬酷寒的侵袭。 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值得一提的是,大寒时节正处于年末岁初,正是一年之中工作繁重的时候,人体极易疲劳,耗精伤神,在这一段日子尤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平静。而对于老人家来说,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气血和顺,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

  生活:热水泡脚多喝水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以达到畅通血脉、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尤其是那些常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前更应用热水泡脚。

  此外,在冬天,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增加饮水量,千万不要等口干后才想到去喝水。在入睡前和起床后,都应先喝一杯温水。而在沐浴前后也能各喝一点水,以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