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情画意说本草之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以桃的花、实、叶起兴,表达了对一个即将出嫁女子的美好祝福。这首诗宜在婚嫁时吟唱。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时,要歌《桃夭》三章。”写过《诗经道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为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千古名句,唐诗人崔护也以桃花比美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哪里是在笑春风。
桃木是民间辟邪之物。古人以桃木为吉物。百姓人家门上经常挂桃符避邪。桃符就是春联的前身,王安石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里的符就是桃木做的;现代人把桃木刻剑镂空,以之镇宅,或制成工艺品带在身上以之辟邪;新生儿出门时,老年人总要折些桃枝以之引路,以求顺吉。
每年春天,云龙山坡桃杏争艳,但花期都很短,一阵风雨过很快就落去了。“莫道桃花新遇雨,马蹄无处避残红”,说的是桃花雨后之落魄和凄美。《红楼梦》中林黛玉和《桃花扇》中李香君所葬之花也是桃花。
宋代以后,桃的形象开始转变,文人及一般人眼中,桃花已是负面字辞。“命犯桃花”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桃的果实、种子、桃花、桃枝、桃根、桃胶皆可入药。水蜜桃可能是天下吃的“药”之一。桃仁是一味破血行瘀,润燥滑肠的好药,炮制时,须除去杂质硬壳,置沸水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同时应捣为泥状,名曰桃仁泥。
日语中桃读作“毛毛”,应该是山桃多毛,使其印象深刻。又有碧桃干者是桃未成熟果实,是一味治盗汗、遗精的好药。
(普济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