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防治骨质疏松不只补钙那么简单
徐州市中医院骨二科主任 刘诗荣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日渐突出。临床亦证实,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往往会导致患者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可见,防范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非常重要。然而,目前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存在一定认识误区,一些人认为补充钙剂即可防治骨质疏松症;还有的人认为多晒太阳和改变饮食习惯,如多喝牛奶等就可防治骨质疏松症。这些认识正确吗?应该怎样防治呢?
其实,人体骨钙的代谢是个动态的过程,钙质摄入不足固然可以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一个原因,但钙质丢失过多所起的作用也许更大。因此,定期补充钙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只有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钙质流失过多有关时,补钙才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何况,钙的吸收还有赖于活性维生素D,因此,服用钙剂的同时需要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可以说,在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中,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补充的钙质能够为骨的形成提供原料,但骨质疏松发生后光靠"开源"是不够的,还要"节流",因此,通常还需要加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来抑制骨骼的破坏和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患者要是不能遵循医嘱按时用药,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临床随访发现,很多已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不能坚持服药或漏服药物,致使骨折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相关费用增加。当然,造成漏服药物现象发生也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用药方法复杂、药物具有消化道刺激症状等。
为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医学专家也希望用更简单的方法,让患者取得更好的疗效。例如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应用一种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药品来治疗骨质疏松症,既可理想地降低骨折的风险,又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道可能产生的刺激,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更多的老年人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