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以人为本—2型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徐州市中医院内三科(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王智明
糖尿病的症结是并发症:许多糖尿病人讲:不怕糖尿病,就怕并发症!糖尿病要是没有并发症,将不称(成)其为一个病。自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严重程度不是看其是1型还是2型,而是其并发症的多少,糖尿病的诸多危害通过并发症体现。糖尿病多种血管神经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肾病、眼病、糖尿病足等,已成为患者致死、致盲、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进展成尿毒症,糖尿病足终发生足坏疽、截肢、致残。
许多人都按照国内外提倡的“五架马车”疗法治疗,血糖控制不能说不好,钱没少花,药没少吃,每天算计着吃,可为什么还是发生了并发症?
治疗糖尿病仅有降糖是不够的,糖尿病治疗必须以人为本,必须中西医结合,治病求本,标本同治,强化治疗,全面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这才是糖尿病治疗的大势所趋。
现在糖尿病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降糖为中心转移到治疗胰岛素抵抗、维护胰岛细胞功能、解决“十高一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糖化血红蛋白、高尿酸、高尿微白蛋白、高炎症反应、高胰岛素血症、高体重、低下的免疫力,改善糖耐量、全面战胜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是——要保护胰岛细胞功能,核心是防治并发症!
在此特向糖友介绍我一直践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的方法。
针对初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采用21 世 纪 糖 尿 病 治 疗 新 思 维—β细胞休息概念+调肝泻火治本法。这也是国际先进的新疗法。“β细胞休息”是指采有用抑制β细胞分泌或减少β细胞分泌压力的手段,使β细胞休息,从而促使β细胞功能恢复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国际新研究显示:β细胞功能衰竭是糖尿病病程发展的主要动力。采用高科技手段人工胰岛(胰岛素泵)使β细胞休息后,β细胞功能就可得到明显改善。人体对血糖的调控就能恢复正常。国外资料研究表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采用“β细胞休息”概念疗法后,不用任何药物,血糖维持正常可达一年以上。
新研究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前期之前,患者就已经出现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对于洋人来说胰岛素抵抗占主导地位,对于中国人来讲,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起主要作用。0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奖项得主的演讲资料显示:空腹血糖受损(IFG:5.6mmol/L<血糖<7.0mmol/L)人群β细胞功能损失已经达到70%,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损失了90%,β细胞存活量损失了50%!
所以针对2型糖尿病的根本病因:(1)是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2)是胰岛素利用率低下(胰岛素抵抗),我们采取国际先进的β细胞休息概念,使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糖尿病治疗手段——人工胰岛(胰岛素泵),保护并恢复胰岛功能,同时采用具有治本之功的调肝泻火法则,研制出系列配方消渴安胶囊,胰康灵等,以解决胰岛素抵抗,调节脏腑机能,修复损伤的胰岛。经过β细胞休息概念+调肝泻火治本法治疗2周,有六成病友可以达到不吃药不打针血糖正常的境界!其中有的病友维持血糖正常已经3年多了!特别提出的是:病人没有出现“一旦使用胰岛素就摆脱不了的”状况,他不仅停用胰岛素而且连降糖药也不用了!(可与《治愈2型糖尿病是现实还是梦想?》一文相参阅)
该法适用于新诊断的年龄不大于4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模拟正常人的胰岛β细胞工作以使病人自身的胰岛β细胞休息,同时采用具有治本之功的调肝泻火法则解决胰岛素抵抗调节脏腑机能,修复被损伤的胰岛。我们的经验就是胰岛素越早用越好!中药联用效果更好!但是,实际上无论是患者还是其家属甚至有一些医务人员不愿意早期使用胰岛素!其原因有多种,1、病人、家属感觉使用胰岛素很复杂。2、为了留条“后路”,保证到晚期病情严重时“有药可救”。3、我是2型糖尿病惧怕“依耐”变成1型糖尿病等。这些完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错误认识!新的研究资料表明:通常使用的磺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未见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和改变作用,因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持续升高,而且研究已经证实某些磺脲类药物降糖力量强大但是使得胰岛β细胞较快就消耗殆尽了(医学上叫做细胞凋亡)例如优降糖。所以治疗失败是必然!事实上长期大量服用降糖药产生的毒副作用也是造成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长期口服降糖药产生的白细胞减少、肝肾受损、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长期的低糖饮食往往不能维持正常的人体需要而至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营养缺乏也是引起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胰岛素是人体内的正常激素,正常人每天要产生并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以实现血糖的稳定。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的治疗;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开始可用口服降糖药物促进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产生和增强其作用,但接下来其中有半数以上患者可因长期药物刺激,而使人体胰岛功能衰竭,此时就必需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因此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完全应该由病情的需要而定,不是因为用了胰岛素才导致了胰岛素依赖。产生这种错误观念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医学界曾给糖尿病起了个非常容易让人误解的名字,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近年国际医学界废弃了这些容易造成误解的糖尿病的称谓。从严格意义上讲,胰岛素并不是一种药,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实际上,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也就无以维系。在胰岛素问世之前1型糖尿病患者都难逃悲惨夭折的结局。正是由于胰岛素的临床使用,才使糖尿病成为一种可治之症。
咨询电话:6869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