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医中药
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脂肪肝占0.94%。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过食肥甘厚味,酗酒或缺乏运动所致,致使肝失疏泄,湿热蕴结,瘀血不化,中医辨证...
画坛大师张大千于1949年底离开大陆,漂泊海外将近30年,1978年3月回台湾定居,修建了摩耶精舍,安度晚年。促使他作出此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有真正的中医...
宋代医生社会地位很高,名医林亿等人按官阶为五品,故称医生为大夫、为郎中。医生也很受士民尊敬,官员路遇医生也要“马前唱喏”。当年,那位文武全才、壮志凌云被称为“词...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所撰《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著,是集隋唐以前医学之大成之作,被誉为中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其中美容方药称为“面药”,收载于《千金要方卷...
便秘,即大便秘结不通。临床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因病引起的便秘,如在伤寒、温热病中所见,多为热证,虚证较少;杂病中所见的则有寒热虚实之分。一是与疾病无关引起的便...
正品阿胶是由驴皮熬成的胶块制成的,但由于驴皮阿胶的价格较高,因此市面上有些不法之徒为了降低成本,采用旧杂皮、烂皮、动物碎骨等熬制阿胶,价格也因此相对较低。这些假...
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肝炎占1.51%。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酒,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
步:调经除了把脉、看舌苔这些常规的方法外,每个月月经的情况是女性在看中医的时候常被问到的了。中医通过月经的量、颜色、周期等,往往可以判断出女性身体的症结所在。中...
人参酒取人参50克,择净切薄片,浸入1000毫升的白酒中,加盖密封15~20天后可饮用。每天2次,早晚各10~20毫升。具有补气固脱、生津止渴、益智安神、健脾补...
皮肤瘙痒是冬季的常见病症,尤其多见于皮脂腺和汗腺机能减退的中老年人。瘙痒呈阵发性,昼轻夜重,用手搔抓,则愈抓愈痒。笔者介绍几则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的验方:外洗方何首...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其味甘性平,归肺脾肾三经,乃平补肺脾肾之佳品。补脾养胃,助消化 药理研究证明,山药的主要成分为淀粉酶,能刺激胃肠道运动,促进肠内物...
穿心莲又名一见喜、苦胆草、四方草等,其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又兼透表,故可用于一切热毒之症。传统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顿咳劳嗽、泄泻痢疾、毒蚊咬伤等。...
枸杞,又名枸杞子,是茄科植物枸杞的果实,其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抗衰老、润肺明目的功效,可治疗精血不足、耳鸣眼花、视力减退、腰膝酸软等症,...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水,司开阖,膀胱贮藏尿液,故夜间尿多尿频多责之于肾与膀胱,实为阳气虚衰所致。素体阳虚或年高久病致肾阳不足,封藏失职,膀胱失约,摄纳无权;或命门...
更年期是人体衰老过程中一个生理变化特别明显的阶段,女性多发生在45岁以后。此时常出现头晕耳鸣、心悸失眠、潮热烦躁、腰酸、浮肿、腹泻、月经紊乱等诸多症状,称之为更...
营养过剩:痰湿或气虚体质 一个人长期营养过剩、食量过多,明显的结果就是会形成痰湿体质。这些痰湿在皮下就易导致肥胖,在血液里就是血脂高,在肝脏就是脂肪肝。此外,阳...
临近春节,是冬令进补的时刻。保健药膳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照中药的性味功能,与相应食物配合,配制成与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盛衰、寒热虚实相适应的饮食,调补合理,可以...
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二经,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以下功效:补虚固脱近代医家张锡纯云:“茱萸救脱之功,较参、芪、术更胜哉!”又说:“救脱之药,当以萸肉”。山茱...
冬天寒冷干燥,又是蔬菜水果的淡季,不少人出现“上火”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发涩、皮肤发痒、大便不畅、小便发黄等。其实,“上火”是中医专有名词。中...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增加。基于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思想,运用中医学养生理论,指...